觀想之中,蒲葉一次次呼吸吐納,那些氣息就如同百鳥入林一般,紛紛而來。
蒲葉豁然就感覺到了全身五味雜陳,好像泡在溫泉之中,全身毛孔都吐納著氣息,整個人飄飄欲仙,無比舒暢。
這樣舒暢的感覺,讓他整個人都產生一種舒服得呻·吟的錯了,深入骨髓,癢癢得難受……
什麼是念?
蒲葉莫名心中閃過一個念頭,想到了嬰寧之前所說的。
念即是想!
正因為有了念,生命才有了自我的認同,產生了意義。
五百多年前一位高僧曾說過,念就是諸果之因。
有了念,便有了因果。
而在靈氣充沛的時代,若是念足夠強大,更能產生某些難以想象的不可思議。
人死如燈滅,若有執念未消,就有殘魂作祟,難以超度……
肉身有殘念,得陰氣長存,就能化為不化骨,為禍人間……
若是念足夠強大,鐵樹可以開花,石頭能蹦出猴子,蓮花也能化人……
這就是妖魔鬼怪的起源,化可思議為不可思議……
聊齋的修行方法就是採集眾生之念,供養自身。
伴隨著觀想,蒲葉越來越進入狀態,突然心靈像是突破了一重無形的桎梏,無限拔高起來,彷彿超脫了肉身的束縛,從更高的維度觀看著自身,瞳孔中對映出茶水的波瀾,漸漸佔據了所有的視線。
那傾斜的茶水碧綠清澈,彷彿從九天落下的銀河沖刷了所有的雜念,心靈一片澄淨,自生芬芳。
茶水注入盞中,水面漸漸上升,雖然分量不多,但已經足夠泛起波瀾,就如同心湖一般,每一點思緒和念頭,都是一點波瀾,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水波漸息,心中波瀾被撫平,一念不起。
隨著蒲葉的注視,心中的一點點念頭也彷彿伴隨著動作注入了茶水中,水波乍起,鱗光片片,像是一面面破碎的鏡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映出人心的念頭。
……
杯盞放下,三杯澄綠色的茶水已經擺放在桌前,熱氣升騰出原汁原味的茶香。
蒲葉、嬰寧、小倩各一杯。
蒲葉舉起茶盞,輕輕嗅著蒸騰的香氣,沁入心脾。
嬰寧兩隻小小爪子趴在杯口,認真地看著,茶水倒映出那雙赤紅的豎瞳。
小倩不見什麼動作,只是微微吸氣,就有茶葉的香氣呼嘯成了雲,打著卷將所有的溫度以及味道席捲而去。
一人二妖紛紛飲下杯中茶,下一刻滋味立刻在舌尖、喉間、心田……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