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文藝時代>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得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得失 (2 / 4)

他可沒那閒功夫跟市川討論人生觀的分歧,趕緊岔開話題,道:“多謝您的勸誡,我一定牢記在心。其實我過來,是有事情向您請教。”

“哦?請講。”

“我前不久製作完成了一部電影,可由於某些原因,它不能在國內上映。”

“能說說內容麼?”

“就是講,講幾個女同性戀,愛來愛去,最後死了的故事。”

這貨舌頭都打轉了,實在裝不了日本風,換了賊溜的大白話,道:“我就想把它送到國外參展,萬一得個獎啥的,也能賣個好價錢。但這裡面的東西,什麼規則啊,發行啊,我又不太懂……”

沒等他說完,市川已知曉意思,笑著擺擺手,清洗了下小茶壺,重新沏好。隔著方桌,正襟端坐,擺出副傳道授業的架勢。

……

從九十年代初,往後推二十年,大陸的電影人一直都有個誤區。就是,只要自己的電影在國外拿獎,那肯定不愁海外發行了,各大片商準保哭啊喊啊的求著買版權。

褚青當然也這麼想的,結果市川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心涼了半截:“不要盲目熱衷電影節!”

“曾經有中國的製片人來找我,說他們的電影去過三個海外影展,問我有沒有興趣做發行,我拒絕了。”

市川滿臉的不可理喻,道:“一部電影,已經去過三個國際電影節了。我們很難想象,如何做它的下一步推廣。而且,我們公司只是二級的發行方,還要找歐洲本土的合夥人,選擇權本就不大,那為什麼不選些新鮮的電影呢?”

他用了特有意思的形容詞,新鮮。

市川是個非常好的老師,沒有講具體的操作手法,那樣會干擾到對方的判斷,他只重點說了目前的形勢和狀況:

首先,參加電影節,不過是種宣傳手段,就為了一鳴驚人,擴大影響力。如果起不到這個作用,那乾脆不要去。

尤其那些鄉下的小影展,除了能給你的護照刷刷蓋章數量,對影片宣傳沒有任何效果。

其次,是片商,也分三六九等。

最俗咖的,只會圍著大導大片溜鬚拍馬,搶著分湯;而真正有眼光的,並非是看獎買片,他們注重的還屬電影本身,分析它的市場潛力,然後低調吃肉。

比如《小武》,首映的第二天,便有家法國公司來談。那會只是反響好,還沒有得獎,可人家就覺得不錯,相中了。

再比如《站臺》,資金主要來自法國,日本,還有義大利的少部分。這幾個地區有比較強大的藝術電影市場,根本不愁發行。

具體像日本,市川所屬的TMARK公司,把國內國外的渠道做得很成熟了。來威尼斯之前,他們已經預賣掉了《站臺》的版權,包括一家電視臺,以及一家出版公司,商業上非常成功。

所以市川的心態極其輕鬆,跟賈璋柯相同,是抱著某種雄心來參展的,不為錢,而是為了讓電影節知道,有《站臺》這麼一部新的,創造性的作品出現了。

褚青聽到最後,乾脆借了個小本子,拿筆記著。

他講的東西,是在電影的全部運作流程中最高階別的那種,屬於另一層次的領域,直接面對市場。

算是聽明白了吧,自己歸納歸納,也鼓搗出三點結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