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書上落筆,他撫須看著送行的隊伍。
當隊伍出了長安城之後,許多人只能停下腳步,餘下的路只能讓皇家親眷陪著高祖皇帝走向獻陵。
松贊干布停下腳步,站在原地感受著還有些清冷的風,見到阿史那社爾站在邊上,道“你們與這位高祖皇帝的糾葛有很多年了吧。”
突厥與大唐早就沒有恩怨了,頡利死了之後一切也都煙消雲散了。
相較之下,突厥與大唐的糾葛更加乾脆,反倒是吐蕃如今還在猶猶豫豫。
阿史那社爾道“我社爾一定會掃平靺鞨。”
松贊干布打量著這個突厥漢子,“你越來越像唐人了。”
“這不好嗎?”
“唐人總是這樣豪情萬丈的。”
阿史那社爾道“你在長安這麼多年,還是不像唐人。”
高祖的葬禮進行了一個多月,隨著獻陵徹底閉上之後,又過了半月,一家人這才回到長安城。
李治與李慎留了下來,在陵前為爺爺守靈。
李麗質得了一場重病,臥床數天之後才好轉。
就連李泰也消瘦了許多。
李承乾穿著孝服還要面對國事。
楊內侍前來稟報道“陛下,太上皇回到村子了,太子去了軍中。”
於菟去了軍中,是要歷練也好,還是真要當個將軍也罷,都是父皇應允的。
這孩子去鍛鍊鍛鍊,在軍中吃點苦頭也好。
因在軍中,他隱瞞了身份,沒人會將他當一個太子看待,薛萬備會將他當作一個尋常計程車卒鍛鍊。
這個孩子自懂事起,就不住在東宮,時常回宮但住在宮裡的時日不多,一直都是父皇在撫養。
李承乾翻看著奏章道“也好。”
楊老內侍點頭退到一旁。
李承乾揉了揉眉間,放鬆了片刻精神,再一次看著安西四鎮送來的文書,已有官吏進入了碎葉城。
為了建設安西四鎮,朝中六部九寺各自派出官吏,總共有六十餘人,多數兵部,民部,工部,鴻臚寺,御史臺,太府寺,司農寺的人手。
按照文書上的記錄,在安西都護李奉誡的主持下,今年就可以完成安西四鎮的建設,建設馳道與城池,劃分綠州之後最快明年就能完成安西四鎮的連通,形成安西大都護府。
安西大都護府貫通天山南北,向西到蔥嶺碎葉城,東接阿爾泰山,有著二百六十萬公里的廣袤土地。
李承乾批覆完這些天積累的奏疏,便離開了新殿。
武德殿從此也關上了門,與甘露殿,立政殿一樣。
關中正是農忙時節,今年的春雨很短暫,接連一個月都是晴朗的天氣。
翌日的清晨時分,天才微微亮,空氣中還有些許霧氣,宮女提著燈籠走在前方,燈籠的火光在並不明朗的濃霧中,隱約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