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茶館是劉家的祖產,早在清朝時候就是劉家的店鋪,除了特殊時期被收歸國有了一段時間,一直都是劉家在經營。
大房看不上這麼一家鎮裡的茶館,所以也就給了二房,現在經營著茶館的是二房長孫劉延東,同輩排行第七,男丁排行第二,今年也已經六十歲了,比他十六叔劉興國小不了多少。
“嘿,是小九回來了啊,我說剛剛看著怎麼眼熟吶,這都好久不見了,快,屋裡坐,陪著爺爺吃早飯,喝點什麼?咱們自家釀的酒都是好酒!”劉延東招呼道。
生意人說話總是會好聽一些的,其實二房的人對劉八九父子並不親密。
平時劉八九和劉興國來吃飯,那都是肯定要收錢的。
當然,這無可厚非,畢竟劉家那麼多人,要是都來吃白食,這茶館怕是早就被吃垮了。
“昨天剛回來,酒就不喝了,等下還得陪著爺爺去擺攤吶!”劉八九笑道。
“那就喝茶吧,我給你泡壺好茶來!”
“行,謝謝七哥了!”
“嗨,咱們兄弟客氣啥,快,跟爺爺一起去裡屋坐!”
看著劉延東離開的背影,又看了看老爺子,劉八九若有所思了起來。
劉八九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劉家明明有不少優秀的人,精明如老爺子又不是看不出來,卻總是把最好的資源幾種在長子長孫們身上。
那怕是老爺子最喜歡的劉八九父子,平時經常給東西給錢什麼的,卻也只此而已了,至於說真正的資源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練,劉八九倒是看出點門道來了。
傾盡資源培養長房長孫,自然能他們位居高位,這樣一來只要劉家自己不犯錯,就很少有人能威脅到劉家,還能儘量收穫更多的上層資源。
這就好比樹梢能接受更多的陽光一樣。
這樣做還能讓劉家擁有很強的凝聚力,其餘子孫想要過好日子就得討好長房長孫。
而老爺子只要活著一天,他的關係網還在,就能幫助到長房長孫,他說得話長房長孫就得認真考慮,如此一來,劉家所有人就得供著他。
至於大家心裡不服反倒沒那麼重要了,那怕某些出挑的心有不滿而遠走他鄉也不怕,因為單槍匹馬的殺出去是成不了什麼大事兒的。
最多不過是高階打工仔或者小老闆什麼的,想象劉雲川那樣從事某個行業就賺取上億的資金根本不可能。
真要做到了,就等著被查吧,最後能剩點湯湯水水都是好的,最大的可能性只會是被人吃幹抹淨。
君不見大馬遠走京城後,又憤而回鄉創業了!
你讓小馬離開鵬城試試,劉京東離開京城試試,都不可能成大事的,那怕是這個時代,地域保護也不是說笑的。
不可否認的是國家一直在努力的消除這種地域隔閡,也做得很不錯,至少讓普通人基本上有了大家庭觀念,可做得還是不夠的。
劉雲川能在房地產裡面折騰三四年就獲利過億,最後還能全身而退,家裡必然是出了大力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