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七章、人證和物證
天玄帝國前來玄虎號的有十來人,當先一人正是儀表不凡、貌似恭敬、但神情間暗藏陰鷙的皇帝莫一鳴。
其他人有皇后明輝、首相項思成、次相齊煌、季相張昊、大內侍衛總管鄭方義,還有就是三軍統帥宋摩天和御林軍統領項無極以及兩個散秩大臣鐘不離、鐘不棄。
這鐘氏兄弟乃是玄門之人,論輩分與莫一鳴一樣,因此地位極高,但他們行事荒誕,因此只有官銜沒有實職。見到青石之後,這兩個傢伙倒是禮節甚周、口稱師叔、親熱而恭敬。
玄虎號最大的艙房內,大家圍坐一堂,在青石的主持之下,蒙嶽及其幾個投誠的手下供述了偷襲天玄國迎親隊的罪行,有云曇木靈器、雪磁廣口瓶、海蠶綢緞及海蠶純生絲等物作為證物。
沈狂風為何暗殺勝青雲雖然已經死無對證,但奪魂天雷針是暗殺勝青雲的兇器,勝英雄和勝天賜、勝天風都識得。透過蒙嶽供述此物為餘成天煉製,連閉月證實沈狂風是餘成天的弟子,大家也基本認定這是餘成天的陰謀詭計。
最後,沈冰虹、勝氏兄妹及段小玉講述了自己遭遇戈武或者餘成天,被其誆騙收為弟子,然後受其唆使向天玄國發動戰爭的經歷。
經此會議,所有人都認識到兩國的仇殺紛爭乃是餘成天或者戈武故意挑動的,其目的就是要讓天下的修行者們都捲入戰爭、自相殘殺。於是,兩國很快達成諒解,議定雙方拋棄過去的恩怨,不再相互仇視和發動戰爭。
兩國決定組成一個鋤惡團,在青石領導下共同揪出這個罪魁禍首,不管他是戈武還是餘成天或者其他誰,也不管他們是同一人還是兩人或者更多人,都必須要讓其得到應有的懲罰。
會議結束後,天鷹帝國高層告辭回營,商議退兵等國之大事,既然已經明確沈狂風刺殺勝青雲之事與勝英雄無關,勝天賜、勝天風和勝英開都請勝英雄重回天鷹帝國權力中樞,甚至有意讓他取代年輕的隆久帝,對此,沈冰虹不置可否,勝英雄斷然拒絕。此事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決斷,於是勝天賜提議回國後再召集全體朝臣議決,勝英雄卻又自薦要加入青石領導的鋤奸隊、暫不回國。大家只得擱置此事,留待日後再議。
送走了天鷹國眾人之後,天玄國君臣也準備回朝戈,青石卻叫大家稍等,說是有些家國事務需要處理,大家只得留步。
“各位,”青石說道,“我們天玄國和天鷹國的誤會已經消除,可我們自己國內卻還有不少問題沒有搞清楚啊,比如建新、承光兩位皇帝先後失蹤,大家可有什麼話說?”
一片沉默,久久沒有人說話。
“一鳴,”青石見大家都不開口,於是對莫一鳴說道,“你是當今皇帝,又是承光帝的兒子,承光帝失蹤,你多多少少應該知道些原因吧?”
“小師叔,”莫一鳴不動聲色道,“當年父皇失蹤之時,我領兵在外,實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呀!”
“你師祖呢?”青石繼續問道,“他失蹤又是怎麼回事?”
“師祖是自己離開朝戈的,”莫一鳴說道,“他離開前曾經對我明確說過要走,所以他不是失蹤,而是自己龍隱於野了。至於他現在在何處,我們的確也不知曉,其實,師祖他老人家也不是第一次歸隱山野了,當年他傳位於父皇之後,就一去兩百年都不知所蹤,直到父皇失蹤之後,他才重返朝廷,這一節師叔可能不知,但首相和其他朝臣們都是知曉的。”
“是嗎?”青石說道,“據我所知,建新帝第一次離朝,那是明諭昭告了天下的,我當時在東海邊陲之地,也看到了當地衙門轉發的告示。可他第二次離朝,除了你說他明確表示過要走外,似乎沒有其他人知曉啊。難道他只告訴了你一人?”
“我不知道他老人家還告訴過誰,”莫一鳴說道,“不過就算他只告訴我,那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吧?”
“首相、次相,”青石說道,“你們兩位追隨建新帝時間最久,也是他最為信任的大臣,此事你們知曉嗎?”
“不知,”項思成說道,“建新帝沒有告訴我他要走。”
“我也不知。”齊煌說道。
“看來,”青石說道,“建新帝離朝出走這件事就只有一鳴你一人知曉了,其他人都是從你嘴裡得知的訊息,對嗎?”
“不錯!”莫一鳴冷冷道,“是又如何?”
“既然如此,”青石說道,“在我看來,我師父建新帝就不是再次歸隱山野,而是像承光帝一樣失蹤了。”
“青石!”鄭方義忽然大聲道,“你這麼說是不相信皇帝陛下,是在指責他撒謊了?”
“他是不是撒謊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青石說道,“我只是覺得,承光帝失蹤,作為兒子和繼任者的莫一鳴竟然毫不知情;建新帝離朝,卻也只是從他莫一鳴嘴裡說出來的,這難道不令人覺得可疑嗎?從邏輯上來說,這沒有道理呀!”
“青石,”鄭方義冷冷道,“你到底什麼意思?你是在暗示建新帝和承光帝的失蹤或者出走與當今皇帝陛下有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