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崇鞝屍首被發現的地方,並不在這附近,而是往樓上去的懸梯下面。
撬開被燒斷的橫樑……掀開一個個焦黑的木板和各種殘破的器具……李漁終於在灰堆裡找到一塊銅製的書聯,上面寫著:文章千古事。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是太宗皇帝所撰書聯,不少達官顯貴之家都拓寫下來,擺在家中用以自勉,溫家書齋裡有這個並不奇怪。這塊是上聯,應該還有個下聯,就是溫崇鞝臨死時抱著那塊。
一定是僕婢們搶救家主時亂中丟下了,應該就在附近!
找了半天,他卻沒有任何發現。
難道被旁人拿走了?
李漁喪氣地抬起頭,卻被什麼東西反射的晨光晃了下眼睛。
那裡有什麼?!
他趔趄著奔過去,很快在對面的角落裡找到那塊半人高的銅板。
下聯被洗刷乾淨,好好的擺在那裡,旁邊還有幾枚銅章、兩個銅鼎和一個青銅方壺。
袁引那傢伙……真多事!
他在心裡罵了幾句,趕忙拿來細看,果然上面寫著“社稷一戎衣”。
溫崇鞝肚皮上的“社”字,就是這麼烙上去的。這塊書聯有什麼特別,他到死都要抱著?
翻過來一看,背面刻著兩行小字:焰破琉璃碎,光噬載元歸。
這句話李漁從沒聽過,單看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破”與“立”,寓意打破陳舊、歸元新生,完全和書聯的內容八竿子打不著。難道,這就是溫家拿到的“死書”上卷?!
他目光在這兩行字上移不開,忽而心神一動,“焰破”和“光噬”倒過來不就是“破焰”“噬光”,不就是祖父說過的那一對神兵!熾烈之極,可分萬物的破焰刀,陰煞之極,可斷輪迴的噬光刀!
他跟蘇嵐煙所說噬光刀的故事並非杜撰,而是祖父親口所述,噬光刀也的確曾經為宇文家所有,還被傳到過煬帝的宇文貴嬪手上。整個故事裡,他唯一做了“修正”地方就是:宇文貴嬪並非自盡而死,而是宮城陷落之日被祖父李績救下,並將她與小公主一起送出宮藏匿了起來。
關於這兩把刀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比較有意思的是北朝時期的一個。
傳說,這兩把來自西南邊陲部落的神兵,輾轉落到雲中郡獨孤家手裡,為大隋文獻皇后獨孤氏所有。後來,她將兩把刀分別送給了隋文帝的兩名愛將。其中之一,便是她的義弟——北周宇文皇族宗室子弟宇文熙,也就是煬帝宇文貴嬪的父親。另一把刀的去向不得而知,前朝文帝的起居志上或許有記載,但是找到的希望微乎其微。
西南邊陲部落,從時間和地理位置上算,可不就是南秦部落!
從鬼六的說法可以推斷,南秦不死術就記載在死書上,那麼這兩把刀或許正和此術相關。
但是鬼六並沒有找到這個,就算這塊銅書聯就是所謂“死書”,也對找到鬼六的下落毫無幫助。
已經一夜一日過去了,小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等了!
強撐了兩日,李漁的身體已經疲憊到了極致。他努力去想還有什麼可以找的線索,最後發現……真的無計可施。從廢墟里站起來,他忽然有些眩暈,眼前一黑,“嘭——”一聲,倒在身旁焦糊的木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