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一位媽媽牽著她的孩子走來,小男孩興致勃勃,不停地踢踏著路邊的水窪,濺溼了他的褲腳,媽媽不耐煩地皺著眉:“髒!”小男孩卻玩得不亦樂乎。
風景的好壞因人而異,用心體驗,當下亦不失為一種美好。
撿別人不要的垃圾,淘破爛,在垃圾堆裡尋找,三毛每每淘得一件稱心如意的物件都如獲至寶。她小心翼翼地擦拭,打磨上光,讓每一物件保持原有的身份,即使是有裂縫的瓦罐,亦或質地粗糙的陶坯,也是一種獨特的殘缺之美。
沒有什麼特定的限制,遇見,就喜歡上了。三毛說,遇見你,我的世界裡花就開了。
於我,你是盛開的最美風景。
三人進店買水,各有所好。一位偏好味甜的果汁,一位偏好苦中帶甜的咖啡,還有一位偏好味淡的礦泉水。
曾有人說過:同樣的花能在不同人的心中開出不一樣的花朵。是啊,對飲料的喜好都有所不同,何況身處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中的我們呢?可見,認識真是豐富多彩的啊!
這在美學領域尤為明顯。對於美的欣賞,確乎在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可以讚美雅典神廟的莊嚴於恢宏,也可以慨嘆如今神廟的荒涼與殘破;你可以展眉雅典娜身體絕倫的美麗與和諧,也可以驚歎於她斷臂給人帶來的無窮的想象力;你可以沉醉於《命運交響曲》的激昂雄壯,也可以細細品味每一個音符間傳達出的震撼人心的和諧統一。美的宇宙是如此浩遠遼闊,任你在其中馳騁翱翔。沒有一個太陽吸引眾星圍繞轉動,只有滿天星星為你扮靚夜空。
與美的宇宙一樣,日常生活中的認識也是豐富多彩的,只不過認識的深度與廣度有所不同罷。柯南道爾曾與朋友一起露營。深夜,他們支起帳篷,鑽進睡袋安然入眠,幾個小時後,朋友被一陣猛烈的搖晃驚醒,迷迷糊糊地爬起身來,只見柯南道爾直直地看著他,問道:“你看到什麼了?”朋友抬頭望了望,只見繁星滿天,煞是美麗。朋友于是贊到:“好美的星空啊!”柯南道爾猛地拍了下朋友的腦袋:“笨蛋,沒看見我們的帳篷被偷了嗎?”柯南道爾的認識源於他平日的注重細節,而他的朋友卻對帳篷被偷視而不見,充分說明了生活中人們的認識往往不盡相同。但認識也有深淺之分,有著對事物本質的趨近與疏離的區別。
認識最繁多、最難辨真假的莫過於思想界了。幾千年來,思想家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於是便有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關於理想論的分歧,有了浪漫主義學者與理想主義學者關於意識的爭論,有了薩特與加繆關於存在主義的不同看法。但是,縱然這些思想紛繁眾多,認識如此豐富多彩,唯有其中各自的精華相互交融,才能形成推動歷史前進的一份推力,才能使歷史不斷向前進。
認識是豐富多彩的,它們就像一叢鮮花,互不相同而又奼紫嫣紅;它們就像一株參天大樹的根系統,各有其狀而又有深有淺;它們就像一條條小河,各自奔流終歸於到大海。這個看似大同的世界裡,其實包含著許許多多的大不同。認識因世界而豐富,認識因世界而多彩!
一身舊得不能再舊的花布衣裳,一雙小眼睛,一個塌下去的的大鼻子,滿臉密密麻麻的雀斑,還有那一笑就能露出來的小虎牙。她是誰呢?她就是剛搬到我家旁邊的新鄰居——琪琪。
第一眼看到她時,我就從心裡討厭她。她長得那麼醜,穿得那麼土,最重要的是從此以後我要天天面對她,真是令人頭痛不已!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獨自一人悠閒地走在小區花園裡。忽然,一個瘦小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不是琪琪嗎?她躡手躡腳地走著,手裡拿著一包東西,時不時地左看看,右,好像怕被人看見。她做賊似的幹什麼呢?琪琪這一連串舉動,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也躡手躡腳地跟在琪琪後面走著。突然,她走進了一個小衚衕,四處看看,確定沒人以後,才把手裡的那包東西開啟,裡面裝的全是貓糧!她把狗糧倒在一個小盤子裡,“喵喵”地叫了幾聲,立刻便從四周竄出兩隻小貓來。它們渾身髒兮兮的,看樣子是兩條流浪貓。它們看到琪琪,高興地圍著她團團轉。琪琪看到它們也很高興,和它們玩過一陣後,才對著他們說:“歡歡,毛毛,別玩了,趕快吃吧,這可是我省下一個星期的零花錢給你們買的,快吃吧!”說完,便把貓糧推到它們跟前,微笑著看著它們進食……看到這裡,我什麼都明白了,琪琪的媽媽對貓毛過敏,她不能把這兩隻貓帶回家裡養,便用自己節省下來的零花錢餵養這兩隻流浪貓。
我深深地被琪琪打動了。我變得不在討厭琪琪了,也不再覺得琪琪醜了。相反,她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可愛的女孩。因為在那醜陋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天使般純潔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