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公司,解鵬輝從做雜活開始,到開始處理一些公司的電腦問題,雖然工作看似枯燥,但他明白,這是他唯一的一個機會,於是每天利用閒暇時間,解鵬輝都會和公司的其他同事請教一些關於編輯出版和營銷策劃的專業知識。工作了近一年的時候,數字閱讀的興起讓解鵬輝似乎看到了機會,於是工作的業餘,他註冊了域名和網站,成立了八月居小說網。
解鵬輝創立八月居想得特別簡單,建立一個綜合線上文學平臺,使用者、作者、出版商都可以自由地找到自己所需,因為背靠出版公司,所以還想做些原創文學大賽,獲獎作品可出版等。 他沒有專門僱人,在網上找了個技術員,一有時間就倒騰自己的八月居。
“一做起來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解鵬輝說,“真的支援不下去了”。當時他一個月只有1000多元的薪水,而一個月伺服器租金就要600元。八月居開辦一年後,他的工作已經辭掉了,在21歲的時候創立了第一家公司。開始思考如何養活自己和八月居。
在這期間解鵬輝看到的另一個機會是,許多電子閱讀終端都在購買版權,而在出版公司工作的時間裡,他積累的大量的行業資源,找到版權並不難。客戶在八月居上找到想要的作品,再透過他購買版權。於是解鵬輝暫時關掉了八月居,專心做版權生意,因為“沒有商業模式撐下去也必死無疑”。
2010年,版權中介生意也不再火爆,解鵬輝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危機,迅速又把八月居建起來,用這段時間累積的版權和作者做線上電子閱讀平臺。
這個商業模式已經被市場培養得很成熟,現在許多使用者已經習慣為電子書付費了。解鵬輝給再度開張的的八月居進行一次全面改版,網頁架構將也更符合了使用者的閱讀習慣。
在這個時候八月居已經有一個三四個人的小團隊,在八月居運營到2013年時,網站發展到了瓶頸,解鵬輝嘗試了各種方法去突破,最後的結論都是必須要有大資本,否則很難擴大規模,當時正好是移動閱讀市場的火爆期,他尋找了很多合作伙伴和投資人,但最後把網站以300多萬元出售給了一個剛從出版社出來的做移動閱讀的團隊。就這麼賣掉了自己辛苦經營幾年的專案,雖然不捨但也是無耐。
或許在今天看來,300多萬元對於一個創業者而言或許還不及一輪融資的金額,但對於只有高中學歷的解鵬輝而言,從身無分文來到北京,再到流落街頭。幾年的努力,終於看到了回報。
再次觸網,做真正的食糧——農產品
然而在這幾年的奮鬥中解鵬輝發現身體卻出現多次報警,他想到了這幾年所生活的環境變化和食品安全問題,他開始靜下心來思考,在這個過程中看到最多的就是各大媒體報道的食品安全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源頭抓,再三考慮後,決心進入農業,抓食品源頭,解決病從口入的問題,在結合自己這些年在網際網路的累積和運營經驗,對!這次創業方向是——農業電商。
在做農業電商的基礎是做電商服務,解鵬輝認為電商渠道缺少基於使用者思維網際網路化的農產品品牌,而傳統農企缺少對電商的深入瞭解和電商全渠道對接。所以他選擇了兩個業務方向並行,品牌孵化和電商服務。
目前孵化品牌有冰地稻夫(大米品牌)、尖果酋長(堅果品牌)、五彩素谷(五穀雜糧品牌)等,運營品牌有一品玉(大棗天貓店)等,這樣他們從源頭尋找優質產品,再到品牌命名、定位、包裝設計到成品再到全渠道運營營銷。從而保證產品的品質和可追溯性。
在電商服務方面,主要是為了幫助傳統農企實現電商全渠道對接,從而實現公司價值和快速拉昇公司營業額。因為之前的經歷讓解鵬輝對公司財務和業務良性發展很敏感。對於渠道用解鵬輝的話說我們為什麼不能像以前做傳統渠道那樣做電商渠道呢。
用解鵬輝自己的話說:“年輕就要多折騰。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如果我們沒有背景,不能拼爹,就只能拼命努力,足夠勤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