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是一個消耗銀子的大工程,很多木料都要提前兩三年準備。
林華以為大明現在沒有建造太多大船的實力。
見定王一時沒有說話,他擔心一個先進的船廠被定王放棄,於是說道:
“定王千歲,您看尼德蘭人在船廠儲存材料這麼多,至少可以造出百艘大船,如果不利用很可惜。”
其實朱慈烺在思考問題,大明馬上就要進入大航海時代,現在艦船根本不夠用。
雖然將巴達維亞等地納入大明版圖,可是地盤越大,商船和戰艦就越不夠用。
他知道大明現在不缺銀子,讓大型船廠重新啟動根本不是問題。
朱慈烺在考慮是不是不向父皇伸手就能得到造船資金。
“林華,你剛才說現有材料可以建造幾百艘什麼船?”
林華急忙抱拳說道:
“千歲,大型商船和戰艦都可以建造,目前最好的戰艦就是蓋倫船。”
朱慈烺知道現在西方國家戰艦都以蓋倫船為主。
大明雖然有一些鐵甲戰艦,可是建造起來不但成本很高,建造速度也很慢。
暫時根本跟不上大明的發展,如果棉蘭造船廠能建造蓋倫船當然最好。
既然能造蓋倫船,那就全力建造,銀子不存在問題。
“好,本王決定讓船廠運轉起來,工人工錢在原來基礎上翻三倍。需要什麼只管提,本王來想辦法搞銀子。”
定王這一番話,讓林華樂的差點沒有暈倒,急忙把定王要重建船廠的訊息告訴船廠華人工人。
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後,需要運載大批貨物和士兵橫渡大西洋。
當時的主要海船拿屋船和卡拉維爾船已不再勝任這樣的繁重任務,西班牙“蓋倫“船則結合了這兩類船型的優點,因此久負盛名。
它一般有4桅,前面兩桅掛欄帆,後兩桅掛三角帆。標準長度為46米55米,排水量3001000噸,有數層統長甲板,尾樓很高。
大型蓋倫船尾甲板有7層,排水量達2000噸,吃水8米,有較好的續航力,在很長時間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在遠洋進行海戰,地中海的三桅划槳帆船因為適航性太差,無法在大洋上發揮作用;大西洋上,老式的“卡拉克“(Carrak型帆艦及當時其他船舶的艏樓與艉樓過高,極易招風,使船在逆風時不易操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