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不愧是明末少年英才,他這一番話,不但讓滿朝文武大為驚歎,連朱由檢也有些驚訝。
不等朱由檢說話,群臣紛紛出班附議:
“陛下,臣等贊成夏大人的建議……”
“陛下,臣等附議……”
……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陛下天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群臣幾乎全部附議,幾位原都察院的御史現在禮部任職,他本能的想出來反對。
可是看到滿朝文武都贊成夏完淳的建議,他們不敢造次,也跟著出班附議。
其實朱由檢不是讓所有人都贊成他說話和他的決定。
也不是讓御史對忠臣建議置之不理,如果沒有反對者何來忠臣,正是在反對者的襯托下才能顯示出忠臣的存在。
可是朱由檢不願意看到,也不允許御史無理由亂噴。
對國家有利的事情,有關大明覆興的事情,將士們浴血奮戰,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
朱由檢絕對不允許有人出來挑撥離間,破壞將士們的積極性,讓將士們流血又流淚。
當年盧象升浴血奮戰致死,楊嗣昌故意刁難,過了八十天盧象升的屍體才得以收殮。
第二年,盧象升的妻子王氏請恤,第三年,盧象升的弟弟象晉、象觀又請,都不允許。
直到楊嗣昌剿張獻忠失敗自殺後,朝廷才贈盧象升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南明福王時,追諡忠烈,建祠奉祀。
這種事情在朱由檢這裡不可能出現,如果有人膽敢如此誣陷忠良,朱由檢絕對滅他九族。
看到滿朝文武竟然一致支援夏完淳,朱由檢心裡還有些意外。
他很清楚還有人心裡反對,只是不敢表露出來而已。
一幫老臣,像倪元露範景文等人看到群臣如此,他們也都感到不可思議。
現在這種情況如果放在京師保衛戰至少,皇帝會被御史清流噴死。
朱由檢點點頭,緩緩從龍椅上起身:
“好,既然愛卿們如此同心協力,大明不入盛世都難,傳旨:
即日起成立移民小組,夏完淳為組長,戶部尚書倪元露,吏部尚書範景文,內閣首輔孫傳庭為副組長,你們四人負責移民和對中南省,交趾省,東瀛省,南海省,朝鮮省的官員任命。
各個部門和各個地方官員必須全力配合小組工作,如果有消極懈怠或者不作為者,將被視為不適合在其位謀其職,給予撤職查辦……”
四人再次躬身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