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可研報告出爐的時候,得出的結論是不宜西部建廠。
原因是投資過大,周邊民房較多,搬遷費用花費巨大。
當郎崴頗聽到這個結論的時候同樣震怒。
“這個地方不適合建廠,不會換一個地方啊!為什麼這麼死腦筋,你們腦子要靈活一些,不要拘泥於條條框框。改,回去繼續改,直到改到可行為止!”
“你們要看到我們公司現在的發展勢頭,必須要做大做強,首先要做大,如果不建分廠怎麼能夠大得起來?”
“好容易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就這樣讓你們輕易的放棄,根本就不是按照我的意志去執行的。你們這種執行力是值得懷疑的。我告訴你們,我的原則就是不換思想就換人!”
郎崴頗獨斷專行的作風又體現出來了,並對甄有才以及諸位技術人員發出了威脅,言外之意,這個事情做不好就降你們職免你們職。
既然老總執意要做這個工程,那就順著他的意。現在人們也看出來了,誰要違背了郎崴頗的意圖,必將沒有好結果。
真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啊!
所以人們現在也覺得良心不值錢了,有了南轅公司的經驗,很快的可研報告改好了,能建廠了。
郎崴頗異常興奮,“看,我說能建就能建,所以說你們要換一換思想。思想決定意識,意識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怎麼樣?我們又可以大幹一番事業了!”
郎崴頗讓甄有才再次率領一班人馬,前去西部省進行前期的專案建設籌備工作。
這一切與南轅公司流程類似,對於甄有才來說都是輕車熟路,就是苦了一同前去的所有人員,還要在山溝裡繼續奮鬥一番。
石濤回海市之後,感慨自己職業生涯的坎坷,愛情的磨難,婚姻的不如意,他甚至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了懷疑。
“我到底哪裡做錯了?我為什麼不能適應這個環境,我一直在努力的工作著,然而無論工作做的如何出色,為什麼自己的仕途竟如此的不順?”
石濤自己有很多的不如意,其實最讓他不開心的,還是與楊瓊的感情。
在南轅公司兩個人應該說發展的很好,但是他不清楚為什麼楊瓊的態度一直不明朗。
雖與她朝夕相處,總是感覺若即若離,也正是因為這樣,對她的思念,感覺到的不是甜蜜了,反而覺得是一種痛苦。
現在遠離楊瓊,能夠與她聯絡的也只有電話了,石濤依然有之前的擔心,習慣用簡訊與楊瓊進行溝通。
石濤發現最初楊瓊還是有些回應的,也是表達了對石濤的相思之情。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分開的時間久了,相互的聯絡也稀疏了,楊瓊的回覆越來越簡短,有時候甚至只是一兩個字而已。
石濤對楊瓊的變化表示不理解,楊瓊一直在告誡他,少聯絡對我們都有好處。
石濤對此一直不明白,追根問底問楊瓊:“為何如此?”
楊瓊說:“事實就是這樣,我也無能為力,你還是珍惜你的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