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美還沒有回來的時候,石濤也是經常跟她聯絡的,無非就是問詢一下她自己生活和當前公司發展怎樣,僅此而已,也沒有更深的感情交流。
從尚美處得知,南轅公司現在基本上步入正軌,但是由於當地工人的素質問題導致生產技術一直無法完全掌握。
關於技術方面的情況只能由海市去的工人進行全面掌控,這樣海市派遣的工人卻越來越多,由原先的打算只派往十數名的計劃,現在居然增長到了百餘名。
這些人在公司已經成了技術骨幹,而當地的工人只幹一些簡單的工作而已。即便如此,他們也有好多人出工不出力,根本就創造不了什麼效益。
這種情況導致南轅公司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產量偏低,掙不了錢,以至於每個月還要虧損。
對於這種經營狀況,郎崴頗大發雷霆,特別是對負責公司的一把手橫加指責。
根據他那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指導思想,每年都要換一任老總,這讓南轅公司的一把手跟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
可公司卻依舊改變不了虧損的現實,每年海市無機公司都要補貼,南轅公司才能正常運營下去。
尚美是在石濤回海市一個月之後回來的,她回到了財務處,仍然是出納崗位。
就這樣石濤和尚美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小日子,每天上班下班,做飯吃飯,除了在一起說一說南轅公司以前的見聞,以及當前班上的情況之外,再也沒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尚美有時候還會提及楊瓊,而石濤卻有意避而不談,談及到她的時候,就岔開話題說別的了,逐漸的兩個人也就不再提楊瓊了。
而楊瓊現在仍舊在南轅公司負責財務工作,由於石濤與她聯絡的越來越稀疏,對楊瓊的情況知道的也越來越少了,後來基本就斷了聯絡。
郎崴頗真的是敢想敢做,他的勃勃野心可以說是沒邊兒沒沿兒,對於南方建廠、東部收購、西部再建,他好像是得到了上級的認可。
最近他又把原先廢棄的磚廠進行了徹底的改造。
派專人招募當地農民把場地進行平整,並租用了周邊部分農田,他居然把一塊廢棄荒地改變成了一片生意盎然的植物園。
這樣的綠化效果得到了當地官方的認可,並給予了高度的讚揚。
不僅如此,在這裡種蔬菜,養豬羊,養狗放驢還養魚,郎崴頗把這裡作為一個休閒娛樂場所,招待一些他認為的貴賓。
雖然這裡不是賓館飯店,卻有著比賓館還要周到的服務,比飯店還要上檔次的飯菜酒水。
以至於當地官員也經常去那裡消費。消費之後至於誰來埋單,這個就不是外人所知的了。
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這裡面種的蔬菜水果,也會擺到中層以上幹部的家中餐桌上。
這些蔬菜也會出現在公司的食堂裡,種了那麼多總要消耗掉,不能讓它爛掉白白浪費了。
有一部分人知道,職工們吃的蔬菜與領導們吃的蔬菜,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可這些沒有人敢去挑刺兒。
郎崴頗大張旗鼓的造勢,是為他自己創造一步登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