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哥哥的電動三輪車,石濤發現哥哥很細心,已經在車箱裡準備了兩個小馬紮,兩個人在馬紮上坐好,由哥哥載回家裡。
趕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時分,到了吃飯的點兒。
早晨聽到石濤他們要回來,母親便早早的買來蔬菜,已經包好了餃子,水都燒開了,等石濤他們一進屋就開始煮餃子,為的是讓他們能吃上剛出鍋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父母疼愛子女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他們不一定有什麼慷慨激昂的豪言壯語,也不一定有什麼萬貫家財,他們的關心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石濤跟父母打過招呼,放下行李,洗過手之後,母親便招呼著開始吃餃子了。
哥哥沒有跟石濤他們一起吃飯,哥哥是為了不讓母親過於操勞包太多的餃子。
母親的餃子準備了兩樣餡兒,一樣是茴香肉,一樣是韭菜雞蛋的。因為母親知道,石濤喜歡吃茴香餡兒,尚美喜歡吃韭菜餡兒。
石濤本來就愛吃餃子,自然吃得很香。母親直問尚美滋味兒如何是鹹是淡,尚美說是鹹淡合適,看尚美吃著還可以,母親滿面笑容挺高興的樣子。
飯後母親去刷鍋洗碗,而尚美卻站在一旁無動於衷。
這讓石濤心裡很不舒服,便上前一心要替下母親。
“這個活兒還是我幹吧,我怕你刷不乾淨,坐了半天的車也累了,你們裡屋去休息吧。”母親堅持自己幹。
石濤的意思是讓尚美看到,應該替老人乾點兒活,而不是吃幹抹淨袖手旁觀。
做小輩兒的要有幹活的自覺性,不能總讓長輩伺候著自己,這是不對的。
見母親不讓自己刷鍋,石濤便對尚美說道:“你去刷呀,不能光在一邊看著。”
尚美見石濤發話了,也不好意思再在那兒裝模作樣傻站著了,便猶猶豫豫的要替婆婆。
“說過了,不用你們管的,去屋裡休息吧。”母親是真的不想讓尚美幹。
尚美畢竟來的次數很少,對這裡還沒有認同感,除了認識這一家人之外,對這的環境還是特別的陌生,總還是有些不習慣。
在母親看來尚美更像客人,而不是主人。
尚美並非出自本心把這裡當成家,也沒想著去幹活,只是因為石濤說了話,如果沒有動作的話顯得她實在是太不懂事了,不得不勉為其難的禮讓一下。
聽婆婆這麼一說,尚美真的收手,終於什麼也沒有幹。
石濤把這一切都看到了眼裡,心裡面有點兒憤憤不平了。
昨晚剛剛升起的對尚美的那一點點溫存之意又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尚美依然我行我素,她都沒有意識到她的所作所為左右著石濤對她的看法。
她想不到這為她的婚姻埋下了重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