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郡騰山縣,位於嶺南道和江南道交界處,這幾日不知為什麼鬧起了匪患,千餘名山匪在頭領韓志奎的帶領下,洗劫了騰山縣治下的野鴨村、西瓜村、大嶺鎮、靠山鎮,搶走牛羊糧食無數,還一度衝到縣城南門,好在被騰山縣城的幾百駐軍擊退。
騰山縣令丁學文不是沒想過反擊,把這些山匪給一網打盡,自己趁機撈點兒政績,可是縣城兵力有限,萬一沒把這些山匪消滅被反咬一口,那損失可不是他一個小小縣令能承擔起的。
再者匪徒勢大,縣城駐軍有限,如要剿匪勢必要傾巢而出,可是萬一駐軍全部出城剿匪,這些山匪突然繞來偷襲縣城,那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到時縣令殉國可就熱鬧了。
就算僥倖沒死,畢竟他丁縣令在這裡幹滿幾年沒準就異地升遷了,萬一因為這個事搞砸再把烏紗帽給丟了,那就真要吊死在縣衙了。
丁學文思來想去,忍著心痛,丟掉這個看似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把騰山鬧匪患的訊息上報郡守衙門,把這個燙手山芋丟給郡守大人,要剿匪也是郡裡的事。不過,依郡裡的辦事速度,等兵馬調齊了,估計這夥山匪也早就跑了。丁學文只嚴令軍兵看好縣城四門,不攻只守。
後面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這位縣令大人的預料,郡裡不但火速派來了一枝千餘人的精兵,而且裝備精良,將這枝軍兵接入縣城的丁縣令很意外,因為在他記憶裡郡守衙門轄下並沒有這樣精壯且裝備精良計程車卒。
隨後丁縣令驚呆了,這枝精兵帶隊的是嶺南王府的振威校尉朱聚賢,原來匪患之事竟然驚動了王府。丁縣令恭恭敬敬在縣衙門招待這位年紀輕輕的朱校尉,畢竟這位可是王爺身邊的紅人,隨便在王爺耳邊吹吹風,就夠他一個七品芝麻官喝一壺的。
大馬金刀的朱校尉在縣衙門受到超規格的接待,連縣城青樓的俏娘們兒也睡了兩個,心中很是滿意,對這位丁縣令立刻青眼相看,答應回去一定向王爺說明丁縣令在任上頗有政績,這位縣太爺大喜,私下送金銀自是不消說,連搜刮來的珍珠寶貝也送了不少。
朱聚賢在縣城逍遙了兩日,派出的一隊斥候也已經帶回了山匪的準確訊息,這夥山匪盤踞在騰山縣西南百里開外的大荒山上,已經設好了粗具規模的山寨。
匪首韓志奎來歷暫時不明,寨中大大小小的匪徒有一千一百多人,其中馬匪有上百人,紀律頗為嚴明,打家劫舍只要不遇到反抗一律不殺人,連女人也不搶,只搶金銀和糧草,還曾救濟過靠山鎮的孤寡老人。
一聽說是紀律嚴明的山匪,丁縣令頗為慶幸,幸好當初沒有自作主張帶隊去剿匪,不然真就是太歲頭上動土,絕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丁學文勸告朱聚賢去剿匪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朱聚賢哪裡會把這些山賊草寇放在眼裡?伸手拍了拍縣令大人的肩膀,“縣令大人何必長山賊的志氣,滅自己人的威風?鳴龍刀主唐九生咱也不是沒打過交道!咱們可是王府親軍,武器、鎧甲、弓弩、戰馬各種裝備精良,士卒精壯訓練有素,幾個小小的山賊還不是馬到擒來?”
丁縣令一陣苦笑,也不敢多說什麼,前幾天那些山匪嘗試過攻擊縣城,雖然沒有成功,但表現出的戰力真不容小覷,本想勸勸校尉朱大人,驕兵必敗,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還是別烏鴉嘴討打了,只好唱了幾句讚歌什麼朱校尉英明神武,必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之類的話。
朱聚賢騎在馬上,讓縣城的胡鄉導官帶著二百輕騎在前面帶路,騎兵身後是二百弓弩手,弩兵身後是三百槍兵,自己殿後帶著五百精壯刀甲藤牌兵,糧草不要,只帶了士兵們兩天的口糧。
朱聚賢連盔甲也不屑穿,還是一身紫色錦袍,頭上彆著一隻雕花黑檀木簪子,像個富家公子哥一樣,還不時轉動手指上的碧玉大扳指,春風得意,彷彿只要手到就能擒來山匪一般。
丁縣令急的拍大腿,看樣子這位朱校尉是個紈絝子弟,怕是也不通兵法,這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自己也要跟著倒黴,不由心疼昨天孝敬出去的那些金銀寶貝,自己坐在衙門裡長吁短嘆,連貌美的小妾也丟在一邊不問了,哀怨自己命苦,心中真是恨透了這些山匪。
朱聚賢騎在馬上,威風凜凜,大聲呼喝,竟然縱容士卒劫掠騷擾百姓,眾百姓哭天搶地,怨聲載道,這哪裡是去剿匪嘛,這分明就是一夥打著官府旗號的巨匪,比山上那幫還囂張。山上那幫如果讓百姓給打死了,殺匪有功還能領賞,這幫官爺你要是不小心給打死了,就得以通匪罪被滿門抄斬。
朱聚賢帶著千餘精兵沿著官道走了快一天時間,傍晚時分到達了大荒山前十里處一個小村寨,人困馬乏,就在村寨中安下營寨,埋鍋造飯,也不禁止士卒騷擾百姓,村寨裡的百姓恨之入骨,有人偷偷溜去給山寨大頭領韓志奎報信。
縣城來的胡姓鄉導官在營帳之中苦勸朱聚賢,“朱大人,這個寨子離大荒山就十里遠近,萬一這個村中有人通匪,報告大軍前來剿匪的訊息,引來山賊夜襲就有麻煩了,還請朱大人節制手下軍士,不要騷擾百姓,設好明崗暗哨,以防夜間有山賊突襲。”
朱聚賢一記大耳光把胡鄉導官煽出去兩丈多遠,大罵道,“說,你他孃的是不是收了山賊的銀子?故意誇大那些山賊的戰力,想引起王府精兵的恐慌,以此打擊士氣?就他娘千餘裝備低劣又缺乏訓練的山賊流寇,一鼓作氣即可平定。那些山賊要是不知死活敢來劫營,本將連大荒山都省著上了!”
胡鄉導官又羞又氣,出了朱聚賢的營帳仰天長嘆,“這樣的精兵卻讓如此糊塗的將軍帶領,怎麼不能失敗?”一個親兵進了營帳把胡鄉導官剛說過的話告訴了朱聚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