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山,位於南~京城東北30裡處,方位大致在今長江二橋和今長江四橋之間江段的南岸。
山體呈扇形分佈,臨江而臥,綿延十餘里,山中有湖,湖山相映成趣。
傳唐代山上就建有烏龍廟,山以廟名“烏龍”二字得名,海拔72米。
沿途,周宇浩不斷地為歐陽、龍小云、冷鋒和周衛國四人講解這段記載。
周宇浩言道:“烏龍山要塞,由烏龍山炮臺和甲一炮臺構成。”
“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它雄踞長江南岸,是長江上的重要要塞。另據記載,清末名將吳長慶,曾率領慶字營500名官兵,在烏龍山一帶駐守過。”
周衛國也是頷首點頭,說道:“當初我還在陸軍學校時期,教官們就曾說過吳長慶的故事。”
頓了一下,周衛國補充道:“吳長慶,晚清著名淮軍將領,LJ縣沙湖山人,襲雲騎尉世職。咸豐十一年(1861年)建立淮軍,吳長慶以所部500人組成‘慶字營’。曾率部從李鴻章援SH轉戰蘇、浙、魯、冀、豫諸省殲剿捻軍,疊克名城,嘉興之役,戰績尤多。”
“光緒八年,朝鮮內亂,禁軍犯王宮,殺大臣,王妃失蹤,燒RB使館。倭國伺機出兵侵略,朝鮮國王求援,清政府遂派吳長慶率部東渡,計擒亂首押送中國,迅速平息叛亂,粉碎了RB企圖侵略的陰謀。”
聞言,歐陽瞭然,心中想到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吳武壯公祠。
武壯,是吳長慶逝世後,清帝追封的諡號,吳武壯公祠至今仍存於世,就在南~~京。
一直香火鼎盛!
周宇浩繼續為大家講了一番,烏龍山要塞的情報。
烏龍山炮臺,被編為江~寧要塞第五臺,簡稱“龍臺”。
歐陽心中也想起了一段塵封的歷史。
侵華日軍沿江進犯南京,最先就會遇到烏龍山的炮火阻擊,所以烏龍山炮臺在江寧要塞部隊中裝備最好、規模最大。
除了烏龍山炮臺加強守備,“南~京保衛戰”爆發之前,還在烏龍山炮臺以西的烏龍廟,增設了甲一炮臺,備有4門八八式高射炮,既可控制江面,還可用於防空,另外還配備了一個野山炮連,裝備三一炮8門。
按理說這麼重要的要塞,肯定是守備極嚴,可是歐陽早已經有了一番計劃,可是還不是很成熟,關鍵還要看龍小云的能力了。
歐陽腦海中再次想起一段歷史,那就是12月12日,唐生智上將,剛剛下達了撤退命令,駐守在烏龍山要塞的衛戍司令部第2軍團,徐源泉部,第一個撤退!
按理,徐源泉部,有掩護其他部隊撤退和突圍的任務,應該最後撤退。
但徐源泉於12日下午,即率其第41師和第48師,從周家沙和黃泥蕩碼頭,乘坐其預先控制於該處的民船,最早渡至江北,經AH去JX整頓。
要塞內部,依舊留下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
全都留給了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