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新順1730> 終章 九三年(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終章 九三年(完) (9 / 9)

“那些流傳的書冊,到底是不是他留下的,不重要。”

“那些書冊,寫的內容,不過都是些諸如類似《因為搓布炒茶的生產,所以可以達成與荷蘭商業資本合作的結果》的道理。”

“但要做事,實則需要的,是一本《怎麼辦才能達成這種與荷蘭商業資本合作的結果》。”

“而要成事,需要的,則是一本《在大順現有的具體條件下,怎麼辦才能戰勝荷蘭下南洋、並且達成這種與荷蘭商業資本合作的結果》。”

說到這,李欗便笑了。

“興國公的棺槨已經下葬了,死後原知萬事空。他都死了,又怎麼會知道【大順現有的具體條件】是什麼條件呢?”

“所以他最多也就能留一些諸如《因為搓布炒茶的生產,所以可以達成與荷蘭商業資本合作的結果》的道理。這些道理肯定是對的,但怎麼辦、以及在此時具體條件下怎麼辦,他是不可能寫的。”

“因為,興國公生前最忌諱的事,就是刻舟求劍、東施效顰、守株待兔。那麼他又怎麼可能在幾十年前,就留下和【大順現在的具體條件】相關的任何文字呢?”

“所以,那些東西是不是他留下的,並不重要。因為那是道理,我也能看,且並不會因為我是皇帝所以這個道理就不對了。”

“道理在這擺著。天朝人需要的,好比是《在大順現有的具體條件下,怎麼辦才能戰勝荷蘭下南洋、並且達成這種與荷蘭商業資本合作的結果》;然而荷蘭人,則可以根據這個道理,推出《在荷蘭的現有的具體條件下,怎麼辦才能阻礙大順下南洋,並且繼續把握商業霸權和主導權,避免大順下南洋拿下商業主導權》。”

…………

…………

幾個月後。

伴隨著科舉制改革的爭論、以及“進步”的皇太子在實學派中的演說引發的更大的?

??論。

取義自嘲的“通儒社”的年輕人,在來今雨軒進行了最後一次相聚。

大家最後握了握手,彼此說了句“道不同、不相為謀”,便此各奔東西。

有的人,追隨著皇太子,隨從幕僚,出謀劃策,堅信改良。

有的人,投筆從戎,認為靠著對外擴張的市場,可以完成轉型。

有的人,放下政見,投身科學院中,去探索宇宙之無窮、物理之奧妙。

有的人,重新拿起了《論語》,和顏李學派、泰州學派的人,嘗試著搞鄉村建設、鄉約、鄉德、鄉賢、君子、學校。

有的人,變賣了家產,帶著一群人遠渡重洋,希望搞一個理想化的、小國寡民的、人人勞作的、沒有人奪走他人勞動成果的樂土。

有的人,募集股本,興辦實業,認為既然未來是某種必然,那又何必急於一時。

有的人,結成了密謀的小圈子,準備了炸彈,襲擊了科舉改革的衙門,想要倒逼朝廷放棄這種改良,轉而用激進的顯學均田手段,三十年完成遷民。

有的人,聯絡那些欲要取舊學科舉而代之而有名祿實學子弟,欲要效公車上書之舊事,力陳漸變之弊、速變之利,由是名聲日顯,乃為實學人望。

有的人,則走入工廠、遠行鄉村,觀察著變化、詢問著訴求、考慮著未來、思考著怎麼辦,摸索著在大順的現有條件下怎麼辦。

(全書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