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777章 有跡可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77章 有跡可循 (2 / 2)

兩人猶如神算料敵預先,其實功在趙昺。完成對大都的包圍後,他就琢磨鐵穆耳絕不會束手待斃,肯定還會有逃生的手段。由此他就想起前世的一件轟動一時的考古發現,稱找到了消失了六百年的元朝皇宮。

據記載,元末朱元璋率軍北上一路勢如破竹,在當年七月份一路攻入北京通州,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帝棄城逃跑,僅僅兩個月以後明朝軍隊攻破齊化門佔領皇城,從此開始中控制中國北方地區。與此同時將恨之入骨的元朝宮殿縱火焚燬,並且嚴禁史書記載,於是元朝皇宮由此在歷史上消失,並且毫無記錄。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對故宮的一次維修,當時工人們正在太和殿更換維修地磚。當他們挖掉上層的地磚以後,發現了,下面還有一層地磚,當時工人也沒有在意,以為是當初建造的時候,為了使地面更加堅硬,所以才鋪了兩層地磚。

然而,當工人們把第二層地磚揭開以後,發現下面還有一層地磚。這時候,就感覺到了情況可能不對,他們就很快就向上級報告了這件怪事。考古人員到達了現場後,挖開第三層地磚後,發現下面還有一層。所以他們就一直向下挖去,一直挖到第十五層層以後,下面才沒有地磚,可下面卻出現了很多瓷器的碎片。

專家把這些瓷片挖出來以後,經過研究發現這些都是當時宮廷裡面故意打碎的瓷器碎片。因為這些瓷器都帶有皇家的標誌,不過這些瓷器都是一些有瑕疵的瓷器,就是殘次品。所以說,為了避免這些皇家瓷器外流,就對這些殘品進行了銷燬以後,埋在了地下。

專家經過查閱資料也得知了,太和殿下面為何鋪那麼多層地磚的原因。這些地磚其實都是當時,朱棣當皇帝時候所鋪設的。據專家推測,當時朱棣把都城遷往北京以後,在原有的元朝皇宮基礎上建造瞭如今的故宮,至於他為什麼要鋪設這麼多層磚原因大概有兩個:

一個原因就是,當時太和殿外經常舉行大型的活動,來往的人特別的多,多鋪幾層地磚也能使用的更久一點。

另一個原因是朱棣是搶了侄子的皇位,在‘靖難之役’中殺人如麻,仇家太多。他害怕有人報復他,為了自己的安全,他把故宮的城牆全部加高,加高到了十幾米。即使是這樣,他還不放心,害怕有人會從地道潛入皇宮刺殺自己。

所以朱棣在太和殿下面一連鋪了十幾層地磚,這樣一來就是一隻老鼠,也休想能夠鑽進來。在這些工程完成以後,他為了保住秘密,命人把製作地磚的工匠全部毒啞,參與施工的人員更是被他全部處死,秘密也隨之埋葬在歷史長河中。

皇宮中建有密道其實並不是什麼秘密,密道在哪裡才是秘密。以趙昺所知,在挖掘漢代未央宮遺址時,考古人員就曾清理出過密道。宋朝徽宗皇帝趙佶也有從密道出宮尋歡作樂的傳說,而朱棣的死對頭建文帝朱允炆從南京皇宮陷落前一刻,從密道中出逃更是成為歷史謎案。

如此而言忽必烈在修建大都城順便修條密道也就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而古代修建宮殿為了穩固,在打地基時往往會將粗大的原木先打入地裡,上面再填入碎磚爛瓦,而後層層夯土建起高臺,在此過程中做些手腳,修一道深入地下的巷道並非難事。

朱棣想必也明白其中的道道,而他的新皇宮是建在元朝皇宮舊址之上,難免有發現不了的密道仍然深藏地下。為了生命安全,乾脆就接建設新殿之機,挖地三尺重新夯築地基,又鋪設了十數層地磚以策萬全。

有了前世的發現,又有大都皇宮中有密道的傳聞佐證,趙昺確信其中肯定修有密道。但是此事現下‘查無實證’,他總不能說自己還是夢到六百年後聽人說的。而他明白若是讓鐵穆耳成功出逃,這次北伐的成果起碼就要減去一半。

要知道歷史上元惠帝果斷棄城出走草原,建立起北元,給大明朝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而趙昺也深知一個有組織的政權可以將草原殘存勢力整合起來,可失去組織的草原就是一盤散沙。事實上北元與大明朝南北分立,雙方糾纏了上百年,明朝多次發動北伐,直到自己亡了也未能將其徹底消滅。

所以既然無法公開去查,就只能交給鄭虎臣暗中去做。其本來就是幹‘髒活兒’的,時間長了難免陰暗些,對皇帝的猜測是深信不疑。但是派入宮中的探子一直無法探知,就是大總管方臣祐都不知道具體情況,也只當是傳聞。可這並沒有能打消二人的疑慮,反而更認為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沒有辦法從內部獲得訊息,趙昺兩人也不氣餒,換了條思路去想這件事。既然密道是用來以防不測來逃生的,出口定然是在城外,並會派人秘密看守。而大汗出逃肯定不會是一個人,要有大批人員扈從,且需準備充足的物資,如此便有跡可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