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恩也很有意思,最先從那雲蕃椒那裡動手,意寓著那雲郡會被朝廷統一,那隻不過是國家嘴邊的一塊肉,扎木罕也同時把宋陽瓜吃進嘴裡。
“嗯!味道很好!火候恰到好處,每一種食材之間的滋味交織在一起,完全沒有多餘的內味,不錯!”
扎木罕點評完畢,聶恩也說出自己對這道菜的見解,以他親身經歷來解析,可以說這道菜幾乎囊括了菜式應有的味道。
“食材選用也別出心裁,沒有一味追求陳舊的手法,而是以自己的思維去完成,安公子有心了!”
其他評判都或多或少給出自己的建議,基本上挑不出毛病,如此一來,安逸倫似乎在此次鬥廚中一騎絕塵。
大家的認知中,采薇似乎已經失敗,在規定時間內連某些食材都沒有下鍋,這種表現完全沒有體現出她應有的水平。
“君上,采薇姑娘這邊的菜式,需不需要……”
監督官請示天子要不要點評一下采薇的菜式,雖然知道結果可能不好,但過程還是要走一下。
對於采薇的支持者,大多都是愁眉苦臉,因為他們都認為這場鬥廚沒有懸念,也只能在心裡默默為她祝福。
“天哪!”
當蓋子被揭開那一瞬間,之前還死氣沉沉的氣氛,瞬間被燃爆,這道似乎比安逸倫的更有特點。
“這不可能!”
皇甫成卓自己都覺得眼花了,采薇做菜的過程他全程看在眼裡,有些食材完全沒有下鍋,怎麼可能呈現出一道完美的菜式。
但事實就是事實,這道菜一五一十出現在他們眼前,美輪美奐,而且跟安逸倫所出有過之而無不及。
兩人做菜的主題竟然一模一樣,但與安逸倫的相比,采薇的菜式更有立體感,不僅線條輪廓清晰,連國家比較有代表性的地標跟特色都體現在菜式上,與安逸倫單調的版圖相比,采薇的菜式相當於把地域更加細化和立體化。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食材表現更豐富,可以全面規避鑲嵌帶來的不利因素,從而使食材的多樣性不再有侷限性。
有句詩詞可以拿來借鑑:
和煦勞燕澤芳嶺,柔然碧樹浸英山。
昨日斷橋又相逢,不見過往一縷煙。
大概意思就是說,單從菜式本身看,采薇沒有體現出那雲郡跟宋陽郡,也不能說她的菜式沒有缺點,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菜式可能存在瑕疵。
“這菜真的做熟了嗎?”
估計這個問題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大家都聚焦到這個問題上,同時也想知道采薇這道菜是因為時間不夠還是能力使然。
“丫頭,你自己說說如何製成這道菜的。”
帶著疑問,眾人擁護著安老爺子上前,這三位廚藝界天花板,從采薇的字裡行間,貌似已經知道這道菜的妙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