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泉清澈,散發著淡淡文墨清香,站在旁邊就讓人感到頭腦清晰才思泉湧。透過水麵,可見其中隱隱有一顆拳頭大小的青色果實,這正是文心果。
文心果平日裡都藏在泉眼最深處,唯有即將臨世的那一刻才會顯出行跡。
此刻文泉附近圍坐著四百餘人,這都是安平縣附近的讀書人,文心果成熟是讀書人的盛會,十里八鄉的讀書人在今日都匯聚在了這裡。
他們席地而坐,膝上擺著厚厚的白紙。
文心果必須用詩文引出,讀書人要不斷寫出精妙詩句,溝通自身與文心果的聯絡,這才能有機會在最後摘得果實。
“目測至少是中品,甚至有機會突破到上品。”林棟收回目光笑著說道。
“上品?”趙奢有些驚訝,“安平縣文運如此昌盛,已經能凝結上品文心了?!”
百翎州治下六府七十四縣,能凝結出上品文心果的也不過一手之數,這還是豐收年間,文風不振的時候,甚至連一個上品都沒有。
李元慶微微一笑,道:“本來最多是中品的,但三日前文泉忽然才氣湧動,原本快成熟的文心果再次生長,這才有了破品的機會。”說著他微微一頓,朝著趙奢拱手笑道,“想來應該是贏櫻縣主蒞臨,給我安平縣增加了無上才氣,這才有瞭如此可喜的變化。”
趙奢矜然一笑,道:“贏櫻縣主從小聰穎喜好詩文,李大人這說法倒真有幾分可能。”
“就是不知道這次文心果會花落誰家。”李元慶笑著說道。
趙奢眯縫著眼笑道:“這還用說,多半是李縣令家的公子,我在王府就聽聞李公子年少博學,是一等一的人才,想來這次文心果之爭,不會有太大懸念。”
李元慶搖頭道:“木兒雖說有些才名,但不過虛名罷了,倒是書院的徐茂,我聽聞他三歲學文,十歲作詩,十五歲便能與名家答辯,堪稱奇才。”
趙奢眉梢輕挑:“哦?安寧縣還有這等人才?”
李元慶笑著看了眼一旁的林棟,道:“徐茂可是林先生的親傳,往日裡被藏在書院中不與外人見面,趙將軍沒聽說過也屬正常。”
林棟矜持一笑,道:“也談不上藏不藏的,不過徐茂熱衷經典,每日裡除了讀書就是讀書,我也勸過他許多次,讓他多出去與同齡人結交,但他總是不聽。好在這些年也算學有小成,諸子百家經典都小有涉獵,雖說談不得精研,但也算是通曉了。”
“還有這等大才?”趙奢驚訝道,“那趙某可先跟林先生說好了,等文心果會結束,一定要讓他去我軍中任職,我那裡最缺的就是這種人才!”
林棟嘆氣道:“我倒是希望如此,不過他已決定年中參加州試,恐怕沒時間去趙將軍你那裡了。”
聽聞這話,李元慶也有些驚訝了:“我記得徐茂今年才二十歲,是去年透過的縣試,他這麼快就要參加州試?”
州試不同於縣試,縣試又被稱為童生試,過了之後就算是正經的讀書人,但也僅此而已。而州試一旦透過,那就是有功名在身,法理上就有了為官的資格。若是有門路,甚至可以直接下到地方,成為一方父母官。
青雲府文風昌盛,但能過州試的一般都是四十來歲,二十歲之前考過州試的不是沒有,但卻是鳳毛麟角,幾十年出不了一個。
林棟點頭道:“他是這麼想的,我也沒攔著他。能過自然是好的,若是過不了,就權當是熟悉下考場,多見些世面。”
趙奢讚歎著端起了酒杯:“安平縣當真是人才濟濟,李縣令和林院長教化有功啊!”
李元慶哈哈一笑,也端起了酒杯:“都是林先生的教學有方,本官不敢居功!哈哈哈……喝酒,喝酒!”
三人飲了一杯後,就把目光投向文泉處。
沈浪一行人已經到了書院大門口,此刻的書院熱鬧無比,無數百姓圍在大門外,雖說看不到裡面的景象,但並不妨礙他們在門口探頭探腦的張望。
在大門兩側是兩列帶刀捕快,這是縣衙來的人,負責附近的治安。
“快讓路,我們要進書院!”
在一陣嘈雜叫罵聲中,沈東來一行人從人群中擠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