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拆遷時代> 曜石雲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曜石雲碧 (1 / 2)

奴嵐和世才自是對那兩道如孩童般的白光產生了好奇,問道:“那白光究竟是何物呢?難道真的是兩個小孩嗎?”

“當然不是啦,那兩道光也是驚奇地很,高祖父也把這事講那道長聽了,道長只是笑而不語。”

“那後來呢。”激起興趣的兄長又刨根問底起來。

“說來奇怪,道長自從來到方正山,好似一個不老的神仙,一直守在廟裡,十年之後,高祖父去世,他就出游去了,這一去,又好幾年,不知什麼時候,又在廟裡住下。人們都說,他在山裡修了一個仙洞,名叫方正洞,藏於山崖之下,只是根本沒人見過,那道白光,被道長收起,藏於洞中,化作了一塊奇石,用來鎮壓蛇怪,不讓它出來作亂,石頭還擁有法力,能知過去,能見未來。跟隨著它後面的一道白光,自從進了牧家口後,不知所終,直到牧家口七年之前,中了一個狀元,叫牧惟仁,在京城做官,人們便認為那白光一定是被道長制服,投胎到了牧家,光宗耀祖。牧惟仁當了官,回鄉又把廟宇擴大了數倍,還把山下危牧兩家的祠堂修葺一新,大家便更深信方正山裡有兩個神仙,都是由石頭變成的,一個鎮壓蛇怪,一個當官造福,大家合計,又在村口建了一個牌坊,大家念著高祖父的好,在牌頭上寫著‘曜石雲碧’,兩旁柱子寫著‘世外桃源處,危牧一家親’”。

“曜石雲碧是什麼東西呢?”奴嵐也好奇地問道。

“人們相信那奇石被道長藏在洞中,雖沒見過,所有人都叫它方正碧,靠它鎮壓蛇怪,造福鄉里,所以牌頭上就寫著曜石雲碧這四個字,自從這牌坊立好以後,那道長又云游去了,再也沒有回來,從此,再沒有洪水出現過,村裡過上了好日子。從這以後,鄉親們自覺的派人去廟裡打掃供養,把高祖父見到白光的那天晚上,定成祭石之日,每年舉行盛大的拜祭儀式,由兩個村子派出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

“多年以後,又出現了兩年大旱,人們衣不飽食,大家覺得蛇怪可能被方正碧壓得太甚,以至連泉水都沒了,於是又給道長做了個龕位,請他回來,設壇作法。誰知神位剛剛建好,大家拜祭之時,天空狂風大作,一道閃電,擊碎了神龕,那神龕下留著一道咒符,大家拿來一看,也沒人看得懂,便請人來做法事,只見法師到此,求得一咒,振振有詞,那咒上寫著:山斷石出,奪魂取命;七七四九,元神歸位。”

奴嵐和兄長聽得入奇,都說:“父親,這地方好玩得很,不如,帶我們也去看看吧。”

“真得要去嗎?自你們天祖父在那裡住下以來,叔叔伯伯,都是親人,不下百人,嘴巴只怕都要喊幹了。”

“要去,要去。”

“嵐兒聽你念了三遍,就會背詞了,你這讀了一上午,都背不出來 ,今天背來我聽,父親就選個好日子帶你們去看看。”

兄長聽了,立刻拿著黃書又背了起來,奴嵐在旁笑道:“等你背好了,我們就可以出去玩羅。”

兩人心心念念等著危世同帶他們去這方正山看。一天,陽光明媚,危世同坐著馬車,帶上許多禮物和祭品,一家人從西海出發,沿江邊的一條道路,行了半日,來到牧家口,只見一條小路,落在山腳,若隱若現,走到村口,奴嵐便看到了牌坊,念道:“曜石雲碧”,大家停了下,又往裡走,兩邊都是青山,只一條小道依山而行。

危世同指著路旁的一幢房子說:“這便是天祖父的祖屋了,我們一家一家地走訪。”

奴嵐和兄長打小也沒有到鄉下來過,一切看起來都是很新奇,指著剛長半手高的禾苗說:“兄長,你看,這裡好多韭菜呢。”

危世同笑道:“這哪裡是韭菜呢,這是稻苗,等將來長大,變成黃黃的,就會結出穀粒,把穀殼碾開,就可以煮成我們吃的米飯。”

奴嵐很是驚奇,原來米飯是這像韭菜一樣的東西長出來的,一路隨著危世同走家竄戶,每家送了禮品,進門便叫叔叔、伯伯,又在自家一個堂叔家裡住下。第二天一早,繼續沿著山路彎彎曲曲繞過山下,經過方正山村,來到了方正山腳,奴嵐抬頭望去,有一個紅色廟宇隱隱約約在半山腰裡,想必就這是方正廟了。

直到了中午時分,全家才上了山,奴嵐和兄長圍著這廟裡裡外外轉了一圈,只見父親說的那道咒符,做成了一道長長的紅布條掛在龕上,很是顯眼,危世同帶上供品給每個龕位到做了祭拜,奴嵐一時在旁邊看著,一時又和兄長在亭下玩耍,一時又跑到泉邊玩水,好不自在。

中午大家在廟裡吃了齋飯,奴嵐又問了起來:“父親,怎麼這麼多菜,一點肉都沒有呢?不好吃。”

危世同笑道:“吃吧,吃吧,不吃,就沒得吃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