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乎的,只是在沙特的統治權。
要知道,什葉派對付的就是像沙特家族這種靠血統獲得統治地位的世襲王室,由信仰真主的平民來治理國家。
當然,落到實處,是由從平民中誕生的長老來取代王室。
如果沒有賽義德,伊拉克的戰亂還會持續下去。
雖然來自什葉派,但是賽義德始終把伊拉克的國家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為了宗教派別鬥爭服務。
這種超越了宗教,國家利益至上的政治理念,顯得非常另類。
把賽義德當成威脅的不止是伊朗,還有沙特。
只是,相對而言,沙特受到的影響更小,而且伊拉克保持和平與穩定對沙特來說是利大於弊。
關鍵就是,在與伊朗對抗中,沙特始終處於守勢。
在根本上,沙特的所有對外政策是為了確保王室的統治地位,即保證沙特家族能夠一直掌握國家大權。
至於對外擴張,顯然不是沙特當局的菜。
一個和平穩定,致力於國內建設的鄰邦,肯定要比一個戰亂不斷,被極端組織控制利用的鄰居好。
此外,伊拉克的聯邦制,已經讓沙特獲得了關鍵的緩衝區。
只要伊拉克南部地區仍然在遜尼派手上,而且遜尼派地區有足夠的自治權,沙特就沒有必要擔心什麼。
對伊朗來說,那就是另外一會事了。
可以說,剷除盤踞在北部地區的極端組織,讓庫爾德人獲得充分自治權,正是賽義德遇刺的導火索。
這裡面,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即敘利亞內戰。
要知道,除了伊朗,敘利亞是現今唯一由什葉派掌權的伊斯蘭國家。
如果敘利亞政府完蛋了,伊朗將徹底孤立。
伊朗一直不遺餘力的支援敘利亞,甚至不顧國際社會制裁,派遣聖城旅去敘利亞參與戰鬥,就是要保住這個僅存的盟友。
當然,支援敘利亞的不止是伊朗,還有俄羅斯。
從某種意義上講,俄羅斯更重要,因為俄羅斯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沒有哪個國家敢去招惹的強大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