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道防線之間寬達十公里的真空地帶,並不是擺設。
隔得這麼遠,炮兵開火的時候不用擔心誤傷自己人。
此外,徒步推進的叛軍肯定無法一鼓作氣的越過這片開闊地,而且超過了坦克戰車等直射火力的射程。
隨著王棟下達命令,炮兵率先開始反擊。
沒錯,就是沙姆赫指揮的那些M109A6。
半分鐘內,16門M109A6打出了上百發炮彈,把剩下的彈藥全都用掉了,然後火速撤出了陣地。
沙特提供的彈藥已經送到,不過囤放在城區東邊的倉庫裡面。
反正要到後方去補充彈藥,也就沒有必要留下幾枚炮彈,而且沙特提供的100噸彈藥足夠這些榴彈炮使用好幾天。
叛軍立即進行了反擊,不過是在浪費炮彈。
遭到炮擊,叛軍的進攻行動暫時停了下來。
傷亡極為慘重,只是關鍵並非死傷了多少官兵,而是叛軍不知道守軍的那些榴彈炮還有多少炮彈。
三個小時過後,也就是上午九點過,叛軍才再次發動進攻。
為了避免遭到炮擊,叛軍的進攻部隊不但離開了公路,還化整為零,每支隊伍的規模都不超過一個排。
這套戰術確實管用,至少沒有讓守軍炮兵獲得發威的機會。
讓重炮去對付以排為單位活動的小股敵人?
先不說作戰效率有多高,只是頻繁的開火,就會暴露陣位,從而讓嚴陣以待的叛軍炮兵獲得反擊機會。
其實,作戰效率也高不到哪裡去。
關鍵就是,沙特提供的全都是高爆彈。
理論上,155毫米高爆彈對暴露人員的殺傷範圍達到了五十米,可實際效果得由具體情況決定。
如果一個排的叛軍排列成整齊的隊形,一枚155毫米高爆彈就夠了。
問題是,三十多名叛軍分散開來,保持至少二十米,甚至五十米的間隔距離,炮擊效果就好不到哪裡去。
只不過,步兵的威脅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