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佐勒菲爾卡”4只能勉強算得上是第三代主戰坦克,根本無法跟叛軍的M1A1相提並論。
只是,叛軍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打了這麼久,叛軍保有的M1A1幾乎消耗光了,僅存的少數也被分派給了其他地方的主力部隊。
雖然“佐勒菲爾卡”4的效能不怎麼樣,但是總比沒有強吧。
據此,沙特情報機構相信,駕駛這些坦克的不是叛軍,而是伊朗革命衛隊的官兵,也許就是聖城旅的官兵。
很簡單,叛軍的坦克兵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掌握一種全新的主戰坦克。
收到訊息後,王棟立即把第001裝甲營與第101機械化步兵營動員了起來,還讓第201炮兵營做好了戰鬥準備。
叛軍火速南下,肯定是有備而來。
當然,這早就在王棟的預料之中。
不用王棟吩咐,汪昊天立即調集阿盟聯軍的空中力量,對從傑桑南下的叛軍裝甲部隊進行狂轟濫炸。
只不過,轟炸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主要是,阿盟聯軍缺乏精確制導彈藥,而且叛軍在南下時揚起的漫天沙塵,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直到入夜之後,王棟才收到確切訊息,殺來的是一個裝甲旅。
只是衝在最前面的主戰坦克就有上百輛,此外還有一百多輛步兵戰車,而且同樣來自伊朗。
在接連損失了兩架“翼龍”2無人偵察機之後,汪昊天沒再派無人機過去。
夜間9點左右,汪昊天安排了最後一次空中打擊。
十二架沙特皇家空軍的F15SA,對在庫特北面集結的叛軍進行地毯式轟炸。
因為已經有無人機在庫特北面被防空導彈擊落,所以汪昊天嚴格限制了戰鬥機的投彈高度。
很明顯,殺來的不是叛軍,準確說是打著叛軍旗號的伊朗軍隊。
伊朗提供了坦克與戰車,自然會提供野戰防空系統,比如從俄羅斯引進的“道爾”M1近程防空導彈。
現在,那些沙特戰鬥機就在北面投彈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