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印度缺少一個像秦始皇那樣的歷史偉人!
要知道,在淪落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印度才真正實現了統一,而在此之前,沒有一個王朝統一整個印度。
現在的印度,更像是一個用英國人的遺產建立起來的邦聯制國家。
此外,在文化上的差距,那就更加明顯了。
不可否認,在近代,華夏確實很落後,而且保受西方列強的凌辱,甚至被曾經的學生揍得遍體鱗傷。
只是,在此之前呢?
從秦漢開始,兩千多年來,華夏有多少時間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可以說,在有史記載的兩千多年裡,華夏在絕大部分時候就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是整個東方世界的霸主。
在漢唐時期,華夏就是當今的美國。
由歷史所早就的文化,讓華夏人,也就是炎黃子孫堅定不移的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只要奮發圖強,華夏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必然是在將來的某一天成為這顆星球上最強大的民族。
印度呢?
在網路資訊化的二十一世紀,依然被來自奴隸社會的,極端愚昧與野蠻的種姓觀念所束縛。
更要命的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不但沒有將其當問題看待,還以自己所擁有的高貴種姓而沾沾自喜。
受這種文化控制的民族,能夠發展壯大嗎?
別說半個世紀,就算給印度幾百年,也未必能夠超越華夏。
問題是,華夏的成功經驗能複製嗎?
或者說,其他國家能夠用華夏的發展方式進行現代化建設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華夏能夠成功,有三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一是歷史文化,二是數量眾多的人口,三是基本國情。
三者,缺一個都不行。
顯然,同時具備這三個條件的國家,也就只有華夏。
前兩者都很容易理解,而第三個因素往往被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