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最強軍火之王> 第537章 下下之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7章 下下之策 (3 / 3)

此外,把恢復生產線,改進設計的費用全都算上,按照600架的產量計算,每一架的前期分攤價格就超過了1億美元!

要知道,F35A的目標分攤價才3000萬!

可以說,如此高昂的前期分攤價就能把絕大部分國家擋在門外。

事實上,連美軍都玩不起。

要不然,F22A復產的事情說了十幾年,為什麼一直沒有啟動?

就算成功復產,又能如何?

保守估計,F22A在復產之後的售價絕對不會低於5億美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

相當於3到4架F35A了。

如果JF30能夠把售價控制在1.2億到1.5億美元之間,就僅相當於其四分之一。

顯然,JF30就算是中型戰鬥機,效能比不過重型戰鬥機,四比一的數量優勢,也足夠彌補效能上的差距了。

關鍵是,JF30也是四代機,與F22A相比,不存在代差。

說得更直接一點,F15C的效能再強,其作戰效率也不可能是F16C的四倍,甚至不到兩倍。

可見,哪怕F22A復產了,在打價格戰的時候,也未必是JF30的對手。

更何況,對很多並不富裕的國家來說,那是肯定買不起F22A,能夠買幾架JF30就非常不錯了。

顯然,要打價格戰,F22A肯定是錯誤選擇。

其實美國根本沒有一種能夠跟JF30競爭的戰鬥機,因為在價格上根本就做不到那麼便宜。

不管是F22A,還是研製制空版的F35A都存在價格降不下來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人拿重啟F22A生產線來做文章,其實是得不償失,或者說掉進了華夏挖的坑裡。

為什麼這麼說?

這裡,跟JF30的研製單位,以及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推出JF30有著很大的,甚至可疑說是至關重要的關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