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一般國家的防空系統,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換個角度來看,即便美國願意出售EA18G,也肯定是縮水版,絕對不會把最核心的裝置賣給印度。
不是說洩密的問題,以印度空軍摔飛機的能力,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摔掉幾架了。
再說,如果印度空軍把EA18G用於對巴基斯坦,甚至是對華夏的戰爭,那就肯定無法做到保密。
要知道,EA18G是美國手裡少有的幾張王牌。
雖然華夏已經有了J16ADG,在航程、載彈量等方面都超過了EA18G,而且華夏也開發出了配套的電子戰吊艙,但是對J16ADG的作戰能力,美國方面一直存在疑問,認為這種戰鬥機比不上EA18G。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EA18G的用途太過單一。
雖然在理論上,EA18G同樣具有很強的空戰與打擊能力,在美軍的演習中,甚至擊敗過F22A,掛上炸彈同樣能夠執行對地打擊任務,但是同樣的任務,完全可以交給其他戰鬥機執行,因此在任何時候,EA18G的主要任務就是壓制防空系統,一般不會被派去執行其他作戰任務。
用途如此單一,採購與裝備數量自然不會多到哪裡去。
要知道,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也就採購了幾十架EA18G,每支艦載航空兵聯隊也就分到幾架。
過低的採購數量,成為了EA18G的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印度能買多少?
還有,印度空軍真的需要這種任務單一,而且昂貴的戰機嗎?
在權衡了之後,印度空軍最後選擇了電子戰吊艙,也就是仿照以色列的做法,把F16E/F打造成防空壓制戰鬥機。
其實,掛上電子戰吊艙的F16E/F也不算差。
至少,在對付弱國空軍的時候是綽綽有餘了。
問題是,在對付強國空軍的時候,這種半路出家的防空壓制戰鬥機就遠遠不夠了。
印度空軍自己就知道,即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F16E/F在面的S400這個級別的防空系統的時候,幾乎沒有生存能力。
很簡單,壓制能力太弱了。
理論上,EA18G至少需要三臺不同型號的電子戰吊艙,才能夠有效的壓制S400的防空雷達,從而讓擔負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安全進入到攻擊範圍,然後發射導彈,而少了一部電子戰吊艙都辦不到。
問題就出在這裡。
F16E/F只能掛在兩具電子戰吊艙。
多派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