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同樣無法接受。
此外,這還是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
簡單的說,就是透過預設巴基斯坦控制整個克什米爾,換取巴基斯坦的憐憫。
那麼,不好的結果呢?
如果巴基斯坦不肯撤軍呢?
當然,這只是小機率事件。
只是,沒有人能夠否認,巴基斯坦會拿阿姆利則做文章,即在撤軍的同時,要印度承認阿姆利則的獨立地位,簡單的說,就是讓阿姆利則獲得自治的地位,成為拉合爾東面的緩衝地區。
真要走到這一步,印度當局就更加無法接受了。
為啥?
這跟讓維和部隊進駐阿姆利則有啥區別?
就算有,也是更加糟糕。
只要印度當局做出這樣的讓步,就等於在法理上承認了阿姆利則的自治權,等於給其他邦開了一道口子。
別說印度本來就已內憂外患,就算沒有這場戰爭,其內部矛盾都難以調解。
顯然,只要開了這道口子,局勢就將一發不可收拾。
也許,要不了幾年,就會有幾個邦鬧獨立,甚至爆發內戰。
可見,只是這種可能性,就決定了印度當局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答應跟巴基斯坦進行停戰談判。
要談,也要先把阿姆利則的事情搞定。
說白了,就是不能讓巴基斯坦利用阿姆利則。
問題是,怎麼搞定?
在聯合國安理會,美國直接否決了巴基斯坦的請求。
沒辦法,美國有一票否決權。
當然,美國投否決票的理由也很充分。
巴基斯坦已經在實質上控制了阿姆利則,而且印度是主權國家,還與巴基斯坦處於交戰狀態,所以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的相關章程,沒有任何理由向一座處於交戰狀態的城市派遣維和部隊。
只是,此事還沒完。
隨後,由日本提議,安理會透過了為阿姆利則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決議。
因為是人道主義援助,而且強調了數百萬人處於飢餓狀態,所以包括華夏在內,沒有哪個國家有理由否決這項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