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其實只擊落了39架印度戰鬥機。
即便如此,巴基斯坦空軍依然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
此外,如果把飛行員的損失也考慮進去的話,巴基斯坦空軍就是大獲全勝。
為什麼?
巴基斯坦空軍只損失了7名飛行員,另外16名飛行員都成功跳傘,而且很快就被附近的地面部隊找到。
印度空軍總共損失了42名飛行員,其中有28名飛行員在跳傘之後被俘。
雖然這些飛行員還活著,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前,就只能呆在巴基斯坦的戰俘營內,別想回去繼續戰鬥。
毫無疑問,飛行員比戰鬥機寶貴。
更何況,印度空軍一直欠缺優秀飛行員,甚至沒有足夠多的飛行員來駕駛從世界各國採購的先進戰鬥機。
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空軍的持續作戰能力極為有限。
其實,這也是印度空軍最大的弊病,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缺陷。
別看印度一直捨得花錢購買先進戰鬥機,F35AI的採購單價超過3億美元,F16E/F的平均採購價格也在1億美元以上,“陣風”超過了2億美元,連Su30MKI的平均採購價格都超過了1億美元。
只是,印度空軍卻很少花錢購買教練機,特別是高階教練機。
也許,印度空軍的高層想當然的認為,有了先進的戰鬥機,就有了強大的戰鬥力,而教練機沒有戰鬥力。
顯然,這個認識簡直錯得離譜。
戰鬥機再先進,沒有優秀的飛行員,也不過是停在地面上的廢鐵,或者是在空中飛行的鐵棺材。
相對而言,巴基斯坦空軍明顯更加重視教練機。
早在幾十年前,巴基斯坦就以投資的方式,跟華夏合作研製了K8教練機,而且採購了上百架。
此後,巴基斯坦繼續跟華夏合作,開始採購JL10。
在決定採購JF20之後,巴基斯坦空軍一口氣購買了60架JL10,並且將其重新命名為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