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姜買了一些調料品後,就直接回了村。
畢竟,縣城商場裡賣的那些東西,還不如她百納袋裡來的齊全,想要啥有啥。
在快到家的時候,時姜就把之前用來裝野豬肉的籃子裡,放了鹽和其他調味品進去,還放了兩大塊板油和五斤用白布袋子裝著的大米。
到家後,時姜先把板油切碎,然後放進鍋裡,再舀上一些水進去,燒火煮。
煮到油全部出來,雪白的板油變成了金黃色,就能把這油渣給撈上來了。
當然,撈上來後,在豬油渣上撒上一把鹽巴,稍微拌一拌。
這樣的豬油渣,趁熱吃,別有一番滋味。
當然,也可以靜靜地等著豬油渣放冷後放起來。
然後每次做菜或者煮麵時,放點進去,就不需要另外再放油了。
更別提這樣熬出來的豬油,雪白雪白的。
這次這兩塊板油,熬出來足足兩大罐子的豬油來。
以後做菜啥的,再也不用可憐巴巴的用紗布這麼抹一下鍋底,就算是放油了。
把豬油熬好後,時姜就把野豬的那些豬下水給收拾了出來。
時姜也懶得分開來一一的去料理,而是清洗乾淨後,直接丟鍋裡煮。
把浮沫煮掉後,焯水後再放進鍋裡慢慢的燉。
特別是加上百納袋裡調製好的滷味調料包,用不了多久,就香飄四溢。
幸虧離肖家最近的一戶人家,也相隔上百米。
不然,肖家又是熬豬油,又是滷豬下水,這香味得把隔壁家孩子的口水都給印出來了。
看著時姜煮了一大鍋的大米飯,肖阿奶的嘴巴就沒有合攏過。
自家孫子最喜歡吃大米飯了,只是雖說家裡還有一些繼續,可這大米飯,也不是天天都能吃的。
只有在他特殊的節日時,才會被允許吃。
現在,時姜一到肖家,就想辦法打野豬賣錢換大米,果然是心疼自家男人。
只要時姜能對自家孫子好,肖阿奶對時姜的濾鏡能有八尺厚。
聽到阿奶不停的誇讚時姜,想到時姜為自己的付出,肖盼臉上的紅暈,就沒有褪下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