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看來項羽考慮得還挺周詳,梯子是溼的有可能打滑,要是往上爬計程車兵要一隻手拿著武器,爬著梯子不方便。
雲梯內部專門有士兵專門負責遞武器,分工搭配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是史無前例的攻城戰,在一千八百米長的戰線上,雙方激烈搏殺,喊殺聲震天,場面浩大而又慘烈。
楚軍的監軍就在攻城部隊後方,誰敢後退就殺無赦。
對於楚兵們來說,唯有全力死拼,奪取函谷關獲得封賞和功名。
為了活命、為了賞賜和功名,楚兵們拼了,士氣旺盛。
對於秦軍來說,要是函谷關被破,秦國就亡了。
為了保衛家園、為了軍功,秦兵們沒有退路,要死戰到底,士氣極為高漲。
即使在這樣的天氣下,作為守城一方的秦軍,依然有兩大優勢。
其一,是同時可投入的作戰士兵多於楚軍。
其二,受傷的秦軍可及時撤下療傷。
在大雨天氣下如果受傷,哪怕不是傷在要害,如果還被持續雨淋,傷口很有可能會發炎。這時期可沒有消炎藥,要是傷口發炎化膿,那可得死翹翹了。
現在處於夏天,受傷發炎的機率更大。
子嬰專門有命令,除非傷在最表皮,要不然受傷計程車兵必須撤下療傷。函谷關有六七萬守軍,人員輪換完全沒問題。
參與攻城的楚兵們,即使受傷沒死,由於不能撤走療傷,就算當場不死,以後傷口發炎死亡的機率不小。
在函谷關中間的城牆,城樓就在這裡,秦王大纛在城樓旁矗立著,站在城樓門口的子嬰,時刻關注著戰鬥,在一千八百米長的戰線上,楚軍在這裡的攻勢最為猛烈,集中在這裡的楚兵亦最多。
子嬰可觀察出來,以他附近的攻城士兵最為不要命。
許多攀爬上雲梯的楚兵,眼睛會望向他這邊。
子嬰可感受道,當有楚兵望向自己時,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渴望。
這是什麼渴望呢?
子嬰想想,自己是大秦君主,要是哪個敵兵能殺了自己,項羽肯定有重賞。
想要取自己性命,可沒那麼容易,子嬰要做項羽的掘墓人。
一千朗衛們拱衛著大王,他們只是負責大王安全,並不參與守城。一旦有敵軍衝入城牆,向大王這邊靠近,他們才會與之交戰。
王元、王威兩兄弟,一直都跟隨在側。
目睹如此情況,韓談道:“大王,可撤到城內,城內安全。”
他對軍事作戰層面不太懂,只是關心大王安危。
王元當即道:“楚軍攻勢正猛,大王留在這裡可振奮軍心。”
子嬰道:“說得沒錯,將士們浴血奮戰,函谷關不容有失,寡人應當留在這裡,以振奮軍心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