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秦五百年> 第66章 煮酒論英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章 煮酒論英雄 (4 / 5)

子嬰道:“今天,寡人和丞相都來幫你家收割莊稼。”

子嬰今天特意穿上短打,是為了方便幹農活。

他捲起衣袖和褲管,脫鞋下到田裡,接過鐮刀。

“大王,這樣割!”

立即有吏員過來,講解如何割莊稼。

子嬰試著彎腰,鋒利的鐮刀在手中揮動,“沙沙沙”一蔸一割,一把割六七蔸,把一把一把禾堆在田裡,這個過程稱為割禾。

子嬰的動作很慢,割得也不太好。

跟隨前來的朗衛們,除了四人專門跟在大王旁邊,其他都在田地外圍,朗衛大部分也是農民出身,對於收割莊稼自然熟練得很。

大家看著大王割禾,對於這個幹農活的“菜鳥”,沒有人敢嘲笑。

割禾不久,子嬰就覺得有些累了,本來天氣有些冷,這時已經開始出汗。

一直要彎腰,實在是不舒服,並且禾葉觸碰到手腳面板時,會導致面板髮癢。

尉繚同樣在割禾,也不太熟手,本身尉繚就不是農民出身,秦王政十年從魏國來到秦國,一直都在做官,擔任丞相前從未乾活農活。

割禾由男人負責,老婦人和媳婦,負責脫穀粒。

幹了小半天,子嬰挺累的,不僅僅是體力累,臉上、手、腳都很癢,衣服都髒了,有時還要被蚊蟲叮咬。

“太難了!”

子嬰不禁發出感慨,親身經歷才有體會。

在古代時,科技落後,無論是農業、手工業,全部都是靠人工勞作。

現代割禾有收割機,脫穀粒有脫穀機,脫穀殼有碾米機,種植莊稼大多數流程都可以用機器替代,還有專門的化肥、優質種子,糧食產量遠高於古代。

古代勞作既辛苦,勞動生產率又低,糧食產量也不高。

子嬰在想,自己魂穿到這個時代,可以如何促進生產力發展呢?

比如農業,這時期翻土工具是直轅犁,可以改進成曲轅犁。

還可以改進灌溉工具,可以發明龍骨車、水轉筒車,提高灌溉效率。

又累、又癢、又髒,實在太辛苦了,讓子嬰真真切切感受農民的艱辛。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種寫照太真實了。

即使很辛苦,子嬰也得堅持著,終於在這裡忙夠了半天。

“謝大王!謝丞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