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篡位後,東征西討,成為草原上的霸主,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大帝國,讓匈奴人不可一世,根本看不起小小的趙國,更何況是曾經被滅亡才剛復國不久的趙國。
蒯徹聽不懂匈奴話,這些話也不會有人翻譯給他,看著左右兩邊匈奴人的樣子,肯定不是什麼好話。
面對冒頓咄咄逼人的樣子,蒯徹不慌不忙道:“趙國是帶著誠意而來,是為匈奴著想而來。”
聽到這話,冒頓略感意外,又被激起些許興趣,說道:“趙國有什麼誠意?”
蒯徹道:“單于可知,秦國才是匈奴最大敵人。九年前,秦國派出蒙恬,把陰山以南這最水草豐茂的地方搶走。”
冒頓道:“不錯,上一個單于無能,沒有把這裡守住。我繼位單于,很快就重新奪回來了。你們好幾個國家復國,一起進攻秦國,秦國只能憑藉關隘勉強自保,秦國實力已經不如從前,不足為懼!”
蒯徹道:“秦國現在雖然不足為懼,但如果不及時除掉,以後就是巨大隱患。秦國跟函谷關東面的其他國家不同,秦國是要吞併六國。此前嬴政就吞併過一次,一旦全天下被秦國掌控,如此龐大國家,對於匈奴來說是巨大的威脅。函谷關東邊的六個國家不同,都是為了自保,從沒有想過滅其他國家。秦國是匈奴敵人,同樣是趙國的敵人。趙國希望跟匈奴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趙國缺良馬,匈奴缺的布匹、鹽、茶葉,雙方可以交換。”
原話被一五一十翻譯過去,現場議論紛紛起來。
對於這個提議,在場官員大多數都不贊同。
冒頓回應道:“匈奴缺的東西,為什麼要用良馬跟你們交換?想要這些東西時,自然可以派兵去搶。”
他的話被翻譯過去後,官員們隨即附和起來。
蒯徹目光掃視著兩邊官員們,有些官員也看向蒯徹,頗為倨傲。
他絲毫不懼,針鋒相對道:“如果匈奴要來趙國搶掠,趙軍一定狠狠打擊,趙國以前有李牧,如今同樣有像李牧這樣能征善戰的將軍。你們匈奴人若要來趙國,不一定能搶到牲畜財物,就算能搶到,也要付出慘重代價,趙國不希望跟匈奴戰爭,但也不懼匈奴的侵犯。你們匈奴馬匹眾多,用馬來跟趙國交換,不用交戰、不用死人就能獲取布、鹽、茶等物,是最好的選擇。”
旁邊的人把這些話翻譯過去後,冒頓和官員們的神態立即變了。
雖然傲居之色少了幾分,卻增加幾分火藥味。
隨即,蒯徹展現出和緩的姿態,說道:“單于東征西討,縱橫大草原,各部族莫不臣服,是大英雄。相信單于能夠做出最有利於匈奴的選擇。”
冒頓面無表情,沒有立即作出回應。
“趙國使臣先去歇息,稍後再給你答覆!”
冒頓說話時,語氣緩和不少。
蒯徹出得大帳篷,有人帶著去附近的小帳篷,並且奉上馬奶和羊肉招待。
冒頓要先跟臣子們商議一番,蒯徹在這裡靜候訊息。
大帳篷內,這裡議論紛紛。
對於是否跟趙國交換物資,是否聯手共同對付秦國,匈奴官員們紛紛發表意見。
左都骨侯呼延錄說道:“趙國使臣說得很對,如果讓秦國吞併其他國家,把整個南方統一,對我們威脅太大。我們最不缺的是馬牛羊,能用馬換取我們缺少的東西,是最好選擇。”
陰山南麓,原本是由他來鎮守,後來秦始皇派蒙恬揮兵北上,呼延錄率部下跟秦軍交戰,結果被揍得很慘,灰溜溜逃走,呼延錄對此還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