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嬰環顧眾人,又再望著遠處正在修建中的水渠,他要先到工地看看。
“皇帝陛下駕到!”
所有降兵都停下手來,放下手中工具,行禮拜見。
降兵們做夢也想不到,居然能見著秦國皇帝。
這半年來,降兵們不知多少次聽訓導部吏員說,皇帝是如何如何英明,皇帝有一顆仁德之心,不僅心繫百姓,對秦國百姓很好,也對降兵們很是關心,怕降兵們吃不飽、穿不暖、有病不能醫治。
吏員可不是純粹吹噓,降兵們的確過得不差。
在潛移默化之下,越來越多降兵覺得,或許秦國皇帝真的是明君,或許秦國真不是暴秦。
現在,終於見到皇帝了。
皇帝是如此年輕,如此英俊。
儘管如此,仍然還有小部分降兵,目光中充滿了敵意。
皇帝做做手勢,郎官讓降兵們繼續原本勞作。
嬴子嬰在乾渠外行走,邊走邊觀察,降兵們挖土墾土、修整水渠底部和兩面渠壁、搬運泥土等各有分工,由士兵和少府吏員共同監督。
水渠具體如何施工,有吏員們指導。
目前,水渠已經挖得足夠深、足夠寬了。
總體來說,沒有偷懶懈怠的。
降兵們精神面貌還算好,看不到面黃肌瘦的人。
史祿、司馬禾、杜真、曾陶一直跟隨著皇帝。
史祿道:“陛下,這段再需五天便可完成,臣會安排好下一段工事地點、降兵人員調配。”
杜真道:“陛下,現在降兵還算安分。在剛開始時,還有人想逃跑,先後處決了五個逃兵,後來,所有人都老實了。”
子嬰要對各種情況逐一瞭解。
駐軍、水工、訓導部,都有自身固定工作地、資料檔案存放地,也就是現代的“辦公室”。
子嬰首先來到史祿的“辦公室”。
進入室內,可以看到,屋內牆壁上掛著一副地圖。
在屋內一側,還有兩個書架,書架上放著許多本子。
子嬰走到地圖前打量起來,這是一幅施工總圖。
這條灌溉水渠完工後,將會是秦國第四大水渠,僅次於都江堰、鄭國渠、零渠,已取名為褒水渠。
地圖很大,幾乎有整面牆壁那麼大。
地圖中所畫,包括到了從西北到東南延伸的乾渠,在乾渠的南邊和北邊,每隔一段距離都有支渠(由乾渠分流出去的水渠),每條支渠又會再分出若干斗渠(由支渠分流出去的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