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中會標記出水渠流經之地的縣、鄉。
子嬰向史祿詳細瞭解褒水渠的情況,先由史祿說出總體概況,子嬰再詳細詢問。
乾渠流向,支渠、斗渠數量與流經地,都要經過科學測算、規劃,這取決於褒水水流總量。
褒水渠將會引流出褒水水流總量的一半,先測算出這一半水流量大概能灌溉多少農田,乾渠流經之處的南北一帶有多少農田,以此決定乾渠該修建多長。
確定乾渠長度後,如何確保乾渠南北一帶的農田,都能夠得到充分灌溉,這需要測算相隔多遠需要一條支渠、以及支渠所需水流量。
每條支渠流經地一帶,又需要多少斗渠分流。
乾渠、支渠、斗渠的長度、寬度、深度,讓水往下流的坡度,同樣是需要周密測算,科學規劃。
目前,地圖上標註的施工地,是乾渠的最上游。
大地圖只是總體概況,具體到每鄉、每村,還有相應的地圖。
子嬰再看著小地圖,只要是比較大的村子,都會規劃有斗渠。
史祿指出,斗渠下面再分出若干毛渠,由毛渠引水到農田的集中區域或小村。在毛渠下面,又還會有最小一級的農渠,由農渠把水流到各個田塊。
褒水渠工程,史祿相當於總工程師,下面還有許多小工程師。
史祿前期對灌溉網路的規劃,只是規劃到斗渠,不可能連最小級別的水渠都要由總工程師來規劃。
等各斗渠建成後,才會由下面的小工程師,做好毛渠和農渠的規劃。
以上種種,如果不是專業人員,根本無法完成。
嬴政初期的鄭國渠,只有在鄭國的指導下才能完成。
史祿是秦國目前專業水平最高的水工了。
不僅僅是水平高,還很稱職,前年就已經前期規劃工作。
要做好總體規劃,需要對許多地方實地考察,史祿為此足足花了好幾個月時間。
子嬰道:“史卿家做得很好,褒水渠建成後,朕給你嘉獎。”
他又再問及工程進度情況。
史祿表示,乾渠最上游開鑿,原計劃需要七八個月,按照目前進度,六個月就可完成。
史祿再道:“陛下,臣以為降兵或許會懶惰,或許會不服從排程。有訓導部參與管治降兵,降兵們大多安分勞作,建造起來速度比預想要快。”
子嬰問道:“幹事的時候,服徭役的民夫跟降兵相比如何?”
史祿道:“回稟陛下,再剛開始時,降兵不如民夫。後來,降兵越來越安分,越來越少人偷懶,這最近一個月,幹事已經不比民夫差了。能讓降兵安安分分,訓導部的人真有本事,臣佩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