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補充道:“韓信軍糧草被截斷後,東邊的齊、趙、韓聯軍必定會全力反攻。龍將軍,那時你也要全力進攻,多佔韓地。入韓地滅秦軍後,不必急於退回來,韓國不臣服於楚國,得讓韓國付出點代價,讓韓國割讓些土地給我大楚。”
章邯道:“陛下此計甚妙!暴秦想滅韓,最後沒有滅韓,反倒折損數十萬。既能滅秦軍,又佔韓地,一舉兩得,這是真正坐收漁翁之利。”
項伯道:“若不是有函谷關、武關,暴秦早就被滅了。秦軍敢出關,那是自找死路,天下最強者,還是我們楚國。”
項莊道:“暴秦只能永遠在關內,東出必死。”
臣子們紛紛發言,都認為楚國形勢一片大好。
————————
韓國,宜陽。
當秦軍向宜陽方向進軍後,韓軍利用宜陽一帶多山地形,在多個地方抵擋。
範目所率領的秦軍,付出折損數千人代價、花了大半個月時間,終於肅清宜陽外圍之敵,兵臨宜陽城下。
宜陽守軍走投無路,守將開城投降。
宜陽城東南邊是洛河,範目下令收集附近船隻,又再伐木造船,準備渡河到洛陽。
在船隻即將準備好之際,鄒離來到了宜陽,見到了範目。
“範將軍拿下宜陽,大功一件啊!”
範目無奈一笑,說道:“雖然拿下宜陽,折損也不小。只能算小功,到了洛陽,沒有攻城器械,只能先掃清洛陽周圍之敵,震懾敵軍。”
鄒離道:“範將軍,到了洛陽後,由我出面,進入洛陽勸降,必能說服守軍開城投降。”
範目大感意外,疑惑道:“聽說洛陽守軍丁凱,乃是張良心腹,不可能投降,鄒大人又不是神仙,如何能辦成?”
鄒離信心滿滿道:“範將軍,到了洛陽後,拭目以待。”
範目道:“洛陽城池堅固,不易攻陷,倘若鄒大人能勸降,我秦軍推進速速大大加快,很快就能到虎牢關。”
兩天後,船隻已準備好。
範目和鄒離都登船,順流而下,向洛陽方向進發。
當然,這些船並不是戰船,如果碰上水師戰船,這些船會不堪一擊。
根據情報,韓國並沒有專門的水師,韓信才敢於讓範目這樣前進。
在陸路方面,同樣有秦兵從宜陽向洛陽進軍,只是不如水路便捷。
————————
陝縣縣衙,這裡正常運作。
訓導部在韓地的人,也開始運作起來,在縣衙內專門騰出一處地方,作為臨時官署,計劃等奪取洛陽、虎牢關後,再搬遷到洛陽。
這天,有十餘名老人來到縣衙大門外。
“我要找縣令大人!”
“我兒被韓國徵召從軍,生死未僕,找縣令大人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