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再打仗了,我兒不知還能不能回家!”
………
百姓們情緒激動,有些說著說著,快要哭起來。
本縣原本有六萬餘人,五國伐秦之戰,被徵召了五千男丁從軍,結果大部分都戰死。
在三個月前,又有三千餘男丁被徵召。
在本縣,成年男丁所剩無幾。
秦國攻韓開始後,許多老人、婦人經常去神廟上香,祈求自家男人能平安歸來。
裡面的曾陶聽到聲音後,走了出來。
看到百姓們控制不住的情緒,曾陶心中慨嘆,在咸陽開會時,蔣侗說得沒錯,只有天下一統,夏人之間才不會再有戰爭,否則,這種悲劇就會永遠延續下去。
門外百姓看到身穿官服的人走出,大聲詢問起來,情緒更為激動。
曾陶顯出一副和藹的神情,朗聲道:“諸位,本官乃大秦訓導部的訓導丞,你們盼望家人回來的心情,本官理解。大秦收復三川郡、潁川郡,討伐張良、韓成。大秦皇帝陛下有令,諸夏之夏人,皆為大秦之民,儘量少殺、不殺,儘量勸降、俘虜。在函谷關那邊,就有大批降兵、俘虜。本官會盡快核實身份,如有本縣的人,會及時通知大家。”
訓導部?百姓們第一次聽到過這個部門。
“求大人快查查,降兵俘虜中有沒有我兒子!”
“天天擔驚受怕,若是我兒還活著,那是神仙保佑啊!”
“跟秦軍打仗,死了也白死!但願我兒投降了!”
………
曾陶又再安撫著百姓情緒。
後來,有老人問道:“大人,訓導部是幹什麼的?”
曾陶回應道:“皇帝陛下心繫百姓,訓導部是輔佐陛下,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
這麼說,也沒人明白訓導部到底是做什麼的。
所有降兵、俘虜,都在函谷關對面壁壘關押著,有軍隊嚴格看管,訓導部的人無權過問,除非得到皇帝授權。
曾陶立即寫好信,派人火速送給皇帝。
————————
咸陽,麒麟殿。
這裡舉行朝會。
伐韓作戰的戰況,是臣子們最關心的問題,首先由郎官把戰報宣讀出來。
“二月十八,我軍攻破澠池,殺敵2430人,俘敵2815人,我軍戰死1232人;二月二十四,新安開城投降,有降兵5102人;範目所部在宜陽外圍殺敵10406人,我軍戰死4729人;三月五日,宜陽守軍投降,有降兵5317人。目前,共有降兵、俘虜共33320人。”
宣讀完畢後,子嬰道:“伐韓之戰,進展順利,相信不久後,我軍會拿下洛陽。”
陳平道:“在六國中,韓國實力最弱,我軍難點,不在於跟韓軍作戰。在於跟趕來的齊、趙、楚軍作戰。”
子嬰道:“我軍早已準備,若敵軍趕來,必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