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有了周夢臣這一句話。他們自然知道該怎麼辦了。
申時行自然急的百爪撓心。急匆匆地想去看書,他依稀記得,在某一個書架之上有永樂大典,這可是外面看不到好東西啊。
周夢臣說道:“等等。”周夢臣指著一邊的茶壺。說道:“給我沏壺茶來。”
申時行立即去來。
只是這位狀元郎的沏茶手藝不太行。
周夢臣開啟一卷《永樂大典》,當今周夢臣在西苑監工的時候,也看過一些,但是《永樂大典》卷數太多,周夢臣當年也沒有看完。
而今偷得浮生半日閒,將當年沒有看完的書再次補上。
只是周夢臣一副閒散的樣子,但實際上內心之中一根弦一直在繃著。畢竟政治上的事情,再多約定都是虛的,在最後一刻都有可能變卦。
而此刻最想徐階變卦的不是別人,正是嘉靖。
就在周夢臣在內閣偷懶的時候。徐階已經在嘉靖面前,正是提出乞骸骨了。
嘉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嘉靖萬萬不肯讓徐階走的。
這不是嘉靖對徐階有什麼特殊感情,而是徐階這一走,徹底破會了嘉靖的政治佈局。
嘉靖的政治佈局,幾乎都是圍繞著徐階展開的。徐階這兩三年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不過朝廷形勢好轉,有多少別人功勞,比如周夢臣的東奔西走。但是徐階既然是內閣首輔,那麼這就是他的功勞。
嘉靖與徐階之間不是沒有矛盾,但是這些矛盾都在一個基礎之上,那就是嘉靖準備讓徐階繼續擔任首輔。並準備讓徐階擔任很長一段時間。
周夢臣僅僅是嘉靖用來制衡徐階的人選,而不是代替徐階的人選。
這一點,嘉靖從來沒有搞錯過。
而且嘉靖從來沒有想過,徐階會致仕。
他甚至無法理解,徐階是腦袋被驢踢了。怎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這可是內閣首輔啊。放出去,不知道有多少人削尖腦袋想得到的。徐階說不幹就不幹了。一時間,讓嘉靖手足無措,腦袋上嗡嗡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首先問題,徐階不幹了,誰當首輔。李春芳嗎?
嘉靖從來不看好,如果說徐婆婆是假的,徐婆婆是綿裡藏針。而李春芳外表上倒是很強硬的,但是根底裡卻是棉花。徐階是要壓越堅韌,而李春芳壓毀外面的外殼,就是一團棉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