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不住大事的。
周夢臣。嘉靖也沒有想讓周夢臣擔任首輔。
嘉靖有沒有讓周夢臣擔任首輔的想法?是有的。但決計不是現在,一句話,周夢臣太年輕了。這麼年輕的內閣首輔,將來怎麼辦?
在嘉靖想來,周夢臣四十多歲當首輔就挺好的。也就是將來徐階熬上數年之後,等真幹不動了,退下來之後,讓周夢臣上去接班。
甚至嘉靖都想讓周夢臣留給太子用。
無他,嘉靖雖然接受了很多周夢臣的改革方案,也受益良多。但是嘉靖本質上與徐階的政治觀點相差不大。嘉靖不想大動干戈。原本朝廷一套體系執行得好好的。嘉靖也根據而今的情況,創造一套自己的統治手法,也就是內閣內部的制衡。他可以高枕無憂。而今周夢臣變法的口號,喊得滿天響,周夢臣當了首輔一定不安分。到時候,各種變法,折騰的朝野不安,嘉靖就能清閒了。自然不能。
那換別人?
高拱?
高拱當首輔,還不讓他禪位給太子。
楊博?楊博能鎮得住周夢臣?
未必。
張居正?
張居正也不是安分的。
至於其他的老臣?
嘉靖不是沒有了解。一句話,很多事情是配套的。徐階在的時候,拿周夢臣來制衡。一個老奸巨猾,一個年輕有用,兩個人是能搭在一起的。不至於一個回合就被幹翻了。嘉靖不是沒有想過其餘人制衡徐階?
不是都放棄了嗎?不了了之。
內閣的人事任命,從來是牽扯極大的。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內閣之中動一個人,動得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派人。現在這個局面,任嘉靖聰明絕頂,一時間居然也找不到備用人選了。
嘉靖從嚴嵩倒臺之後,用了兩三年的時間調整朝局,想要一個穩定的局面。而今徐階的舉動,簡直是砸了嘉靖的算盤。嘉靖所有人事安排的設想,都要推倒重來。
嘉靖能同意才怪。
嘉靖自我反省,暗道:“莫不是我這一段是偏向周夢臣,徐階以此抗議?”
嘉靖嘴唇微微勾起來,做了一個笑容,說道:“首輔,何出此言?朕的天下是不可能離開首輔,今日的事情,就當朕什麼也沒有聽見,首輔有什麼想法,可以跟朕說,你我君臣之間,有什麼不能談的?何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