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興言一咬牙,懇求道:“姐姐,你教我吧,我學東西自來就快,很快就能學會的。”
被兩雙溼漉漉的眼睛懇求著,蕭善只能答應。
街頭小食想要生意好些,只要新奇就一定賣得出去,像前世許多網紅食品不就是如此。
但於家又不是做一錘子買賣,所以味道上也要兼顧。
且於家這樣的情況,攤子不宜撲騰的太大,最好是提著籃子就能直接賣的。
洗過手,蕭善讓兄妹二人在旁邊看著。
她用帶來的自制發酵水和了麵糰,蓋上蓋子放到日頭底下發著,又另拿盆用開水燙了一些麵粉,用筷子攪到一塊兒,交給於興言在旁邊揉光。
接著把已經處理乾淨的豬下水,五花肉加滷料包下鍋煮著。肥瘦肉各切下一塊,剁成小丁,用調料拌了蓋著。
接下來就是等,好在麵糰少,不到半個時辰,就發好了。
蕭善讓於興言把兩種麵糰放到一個盆裡,加油鹽一直揉到出勁,餳透,這才停手。
她則在一旁熬豬油,熬好的豬油和油渣分別盛起,單舀出一份加了麵粉,食言,五香粉等拌勻做成油酥。
揪下幾個小劑子擀成薄片,均勻的抹上油酥,捲起再擀開,這次放上肉餡,捲起擀成厚些的餅,先在油鍋裡用小火煎的起脆,再入爐子烤熟。
於家自然是沒有烤爐的,因此蕭善一開始就讓於小妹找了個深口的陶鍋刷洗乾淨備用,好歹能湊合一下。
鮮肉鍋盔很快就出鍋了,樸實誘人的面香,油香,肉香和調料香,一口咬下去,外面酥脆掉渣,裡面暄軟留香。
蕭善給他兄妹二人各撿了一個,讓他們拿碗端著吃,“小心燙。”
“太好吃了!”
“比肉饅頭好吃!”
自從爹爹離家,孃親病倒,家裡自已經很久不吃肉了,於兄妹二人吃的無比滿足。
蕭善雖會做,卻不愛吃這個,只是前世撫養他的七叔公愛吃,她才學的。
很久不做,也不知手生沒有,因此取了兩個切成八份,自己嚐了一口,倒覺依舊,又讓於興言找了幾個相熟的,常在外面買零的孩子嘗過。
俱點頭稱讚,蕭善這才放心。
有孩子好奇道,“阿興,這位姐姐這是你家親戚嗎?”
於興言窘迫,不知如何作答。
蕭善衝他們笑笑,回道,“是啊,一個拐了很多道彎的遠房親戚,今日恰巧碰上,就來看看。”
那孩子點點頭,說,“姐姐,那你要常來啊,阿言的孃親病了,他們兄妹好可憐的。”
蕭善點頭應了,等幾個孩子走了,對著於興言囑咐道,“滷好的下水剁碎了夾到餅裡,又是別樣滋味。我今日來時沒碰上菜販子,因此沒買,其實也可滷菜。”
“這樣一來便有三種口味,價格如何定,等你娘醒了,同她商量。再過一個時辰就該滷好了,把滷湯用乾淨瓦罐裝好,待涼了封起來,慢慢的就有老滷了。”
蕭善說完辭行,於興言拉著妹妹衝她跪下,連磕了好幾個頭,嘴裡說著,“姐姐大恩,我們兄妹暫時無以為報,不過,我全家都會記著的,欠姐姐的錢,也一定會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