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人心底一顫,和周嬤嬤並四個大丫鬟嚴防死守,把來湊熱鬧的人全都攔在三米外。
突然,她意識到什麼——
這是不是都知道畫不是三娘畫的了???
周嬤嬤也後知後覺地生出疑惑,訊息是怎麼走漏出去的?
老夫人已經琢磨開往三娘子的手上割多大的口子,才能讓人相信這只是一場普通意外,而並非她胡亂誇口後發現自己不會畫,實在沒轍了,臨了找人代筆!
這一天天的操心,她還怎麼長命百歲啊!
“好了,”蕭善描完最後一筆,對著心裡的底稿從上到下,從頭到腳仔仔細細地檢查了兩遍,確定沒問題了,這才出聲。
“好了?”老夫人搭著扶手“嗖”地起身,幾步走到書桌前,蕭善往邊上讓了讓,方便她檢視,提醒道,“老夫人,還不能上手碰,有些墨跡還未乾。”
蕭善生怕誰的爪爪忍不住上去摸一把,然後她就白辛苦了。
三娘子同人誇下的海口中那樣的長卷篇幅,就這不到兩天的時間,是顯而易見地不夠用,來不及畫出來的,應該說連底稿都來不及打一份。
那樣的長卷行樂圖,不打底稿以自己的水平,尚且還做不到一次成畫。
所以她只能另闢蹊徑。
將其他人設計成背景板,邊緣化,和背景一起模糊。只將筆墨放在主角陸小娘子身上,而這樣容易讓人覺得諂媚逢迎,姿態太低。
所以,蕭善用統一的簡線條配角不露臉,靠近陸家小娘子的幾個人用飾物點名身份,這不太嚴謹又新奇的風格過度,從而能很好的轉移人的視線。
整幅畫既不會讓人覺得陸小娘子個人部分單調刻板,也不會讓被邊緣化的配角部分覺得被輕視。
大家只會覺得是時間太緊,才來不及展現每個人的風采,至於為什麼以陸家七娘為主,當然是因為三娘子要贈畫的人就是她啊!
在時間緊張,來不及完成許下的長卷行樂圖時,當然是以被贈畫的人為主了。
老夫人等墨跡幹了,讓蕭善和周嬤嬤一人捏著一邊,她站直了身子湊近了看——
“姎兒啊,你這是個什麼畫法,還怪好看的不行!”
“你去給宮裡的主子們畫畫像一輩子都不用愁吃穿了呀!”
老夫人看得連連稱奇,連連讚歎,這怎麼就不是自家孫女呢,“姎兒吶,我給你的那個養身方子你還吃著沒?”
這麼靈巧的姑娘,長得也好,偏偏黃了吧唧的,再白點兒可就了不得了,她想起閨蜜胥老夫人想替她的侄兒聘了姎兒做正妻,原先還覺得能湊合,這會兒她心偏了。
要不是這世道不讓女子參加科舉,她覺得姎兒未必不能考個功名出來。
自家有孫子,她也不是沒起過念頭,大房嫡長孫是世子,這身份上姎兒低了些,剩下的一個定了娃娃親,一個年齡太小,再剩下的就是庶出,總是不美。
二房,算了,二兒媳婦是決計不會讓她親生的娶身份低於自家的姑娘,不是親生的,那幹嘛不選大房的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