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有些事或許確實強求不來。
上天是公平的,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完美,既然重生了一回,家庭和睦,事業又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子嗣出問題,從天理迴圈的角度上說,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這方面不出問題,總會有其他方面會出問題,這便是所謂的有得必有失。
當然,方傑對待命理的態度,是知命、信命但從不認命,該做的努力還是要做的。
所謂的命運,本質上是自己以及身邊無數人,因性格和利益不同做出決策而形成的蝴蝶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大方向或許無法改變,但天無絕人之路,軌跡路線和輕重緩急程度是可以干涉的,尚存一線生機,說不定自己的蝴蝶翅膀再扇動兩下,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比如人工授精這種醫療手段本來就存在一定的失敗率,因此也不一定是命數問題,事後一家人合計了一番,並經李晴同意後,決定明年再戰,到時候不貪心,不求龍鳳胎雙胞胎,退求其次單胎也行,說不定能成。
但不管怎麼說,這事鬧得全家人很是傷神了一陣子,方傑只是心態相對好一點,畢竟早有覺悟。
家事不順的同時,事業上倒是順風順水。
時下《好歌曲》、《好聲音》、《歌手》、《蒙面歌王》四大音樂綜藝,正輪番上陣進行大規模宣傳預熱。
相對而言,民眾們更加關注《蒙面歌王》,因為其綜藝機制更有趣,更有懸疑感。
而且這檔綜藝去年在韓國首播就備受歡迎,成為了取代《我們結婚了》的現象級綜藝,不少國內網民透過觀看沸騰影片的轉播,成為了該節目的粉絲,如今引入國內,本身就有大量的粉絲基礎。
而影視劇方面,繼《來自星星的你》熱播併成功收官之後,韓國曆史大河劇《太宗李芳遠》順勢接檔。
儘管這部劇的主演都是韓國影視明星,但配角演員卻有不少華人演員。
有趣的是,胡歌客串了大明朝燕王朱棣,也就是歷史上的永樂大帝,李芳遠出使明朝當質子路過遼東燕地時,與朱棣有一段對手戲,雙方不打不相識,可謂是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中韓兩國觀眾對這段劇情尤為津津樂道。
這可不是胡編亂造,歷史上朱棣與李芳遠確實有些交集,也確實互相對對方都有很高的評價,《太宗李芳遠》的韓國編劇們無非就是在方傑的指示下,進一步強化了這一點,使兩國觀眾找到了文化共同點,產生了強烈共鳴。
朱棣和李芳遠的上位過程都不那麼光彩,是兵變起家的,但兩人都是歷史上雄才偉略的明君國主,深受後人敬仰,結果沒想到這兩人在上位前,在最艱難的時候,居然還有交集,而且還互相賞識。
這就讓兩國觀眾帶入這段劇情後,也感受到了來自對方的尊重,進而生出了一份自豪感和認同感。
所以儘管這是一部比較敏感的歷史正劇,但網上的評論氣氛十分友好,沒有以往的那種針尖對麥芒,韓國網友一個勁地誇讚朱棣識英雄重英雄,很識貨,而國內網民則投桃報李,對太宗李芳遠這位明君也是讚不絕口。
除了這段劇情之外,劇中不少細節都與天朝有關,潛移默化地在搞文化輸出。
其實說是文化輸出也不恰當,就像朱棣與李芳遠互相看順眼一樣,並非是一味的單方面搞文化輸出,而是建立在客觀公正、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向兩國大眾科普相關的歷史知識和背景。
如果直接去修改韓國曆史教科書,太敏感,也不可能做到,但是透過一部歷史劇,透過戲劇化手段讓兩國觀眾學習這段歷史,並獲得廣泛認同,則相對容易得多,《太宗李芳遠》這部劇就相當於一部歷史教科書,甚至比歷史課本還管用。
國內觀眾當然不需要去學習朝鮮王朝的歷史,大家或許只是看個樂子,但有了《太宗李芳遠》這部正劇打底,以後再看到韓國那邊一些魔改歷史劇,至少不會再被忽悠帶偏。
這便是方傑為什麼一直堅持要在韓國曆史古裝劇上面下功夫的主要原因,其次才是賺錢和抵禦韓流。
當然,光是借雞下蛋,借勢韓劇搞文化輸出總歸是有些不方便,還得打造自家的文化產品輸出國外才行。
如今沸騰娛樂每年都有一兩部古裝奇幻劇上線,10年《神話》這部火遍東南亞的群穿古裝劇不提也罷,2011年的《甄嬛傳》更是無需多說,年初與《來自星星的你》同步上線的《宮鎖心玉》,收視率僅次於《星你》。
而接檔《宮鎖心玉》的,則是前世另一部熱劇《琅琊榜》,主演依然是胡歌。
是的,胡歌走的路數是出口轉內銷再出口,先借韓劇在東南亞出名,人火了之後再回國帶動國劇,於是國劇也就很容易出口了。
儘管《琅琊榜》這部劇本身就很優秀,前世就是現象級熱劇,但只是在國內火,如今不一樣了,主演雖然沒有換人,可主演的身份地位人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東南亞的追星族們看在自家偶像的份上,也會強烈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