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黃岡縣城幾乎所有店鋪都關門歇業,尤其是事關民生的糧店、油鋪、百貨店等店鋪全都打出“因故歇業”的告事,緊閉大門。
只有瓷器店依舊開門。
朱順明在十字大街閒逛,見往日熱鬧的大街冷冷清清,臉上冷冰冰的,沒有表情。
走到“景德鎮瓷器鋪”店門口,朱順明露出些許微笑,踱進店門,好奇的大量著。
“掌櫃的,外面店鋪都關門歇業,為何你的店子還開業?”
掌櫃笑得有些勉強,輕聲道:“咱們景德鎮瓷器沒有加入黃州商會,商會沒有通知本店。”
朱順明沒有再追問,轉身挑選瓷器。
同黃州相鄰的江西是全國甚至是全世界有名的瓷器產地,尤其是浮樑縣的景德鎮。
朱順明用心參觀打量這些凝聚了整個民族精髓的精美藝術品,很為當時工匠們的高超技藝所鎮服。
古樸大氣的擺設、精美的青花仕女瓶、薄如蟬翼透光的酒器……就連日常使用的瓷碗瓷盆看上去都像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
“好東西呀。”朱順明不由的感嘆著:“還是老工藝震撼人心呀。”
瓷器是明朝中國出口海外最重要的商品之一,為中國帶回了大量的金銀財富。甚至現代國際上中國的英文名字都是以“瓷器”為名。
在朱順明的計劃中,瓷器、茶葉、絲織品、棉織品、武器等是他準備用來出口換取金銀和戰略物資的重要商品。
朱順明往東南發展,江西的瓷器是他計劃中的重要一環。如今在黃州見到不受當地商人器重的景德鎮瓷器,朱順明性起,認真檢視起來。
見朱順明讚歎店中瓷器的精美,掌櫃頓時高興起來,道:“那當然,燒窯的師傅都是有三十年經驗的老把式,不合格的瓷器咱們壓根不讓出窯。”
“不錯,這就是工匠精神。”朱順明讚歎道。
老掌櫃更加興奮。說到性起,老掌櫃靠近朱順明,低聲神秘道:“別看黃州商會那些人如今鬧得歡,最終還得俯首低頭。如今的湖廣朱總兵可不是好相與的。”
“哦,你怎知道?”
“我東家在揚州有店鋪。據他說,兩年前,在揚州發生過一場慘烈的鹽糧之爭。揚州鹽商、糧商在那場商戰中損失慘重,至今沒有恢復元氣。”
“商戰的另一方是長沙府的商人,幕後主使就是當時還是長沙衛衛指揮使的朱順明。”
“如今朱順明高升為湖廣總兵,商場實力恐怕更勝一籌。黃州商人想要同他鬥?自不量力。”
掌櫃輕蔑一笑,有些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驕傲,有種想看熱鬧的促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