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的權利被架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玉帝對孫悟空的兩次招安實屬無奈。招安是古代帝王常用的一種政治手,但對敢於對抗政權的招安,往往是一種緩兵之計或無奈之舉,例如宋徽宗招安梁山好漢。對於封建強勢皇權來說,誰敢挑戰皇權那絕對是重罪,不僅殺他滿門還要誅他九族,樹立皇權不可侵犯的形象。玉帝在知道孫悟空鬧地府搶龍宮後準備征討,太白金星出來說
“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屆,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
第一次招安最大的功臣就是太白金星,他說的這段話於理於情於利,從三方面美化了這次招安。於理“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這猴子是天地孕育,修成仙道合情合理。於情,玉帝降一道招安聖旨,既可顯示您的慈恩收仙有道,又可控制猴子。於利,不用勞師動眾就可以解決這件事情。玉帝一聽招安有這麼多好處,還不用一兵一卒,所以“玉帝聞言甚喜”。太白金星說了這麼多,卻沒有提孫悟空違法亂紀的事。玉帝沒聽出來?恐怕有許多無奈。
第一招安可以說是太白金星講的合情合理,第二次招安就實屬無奈了。孫悟空豎起了齊天大聖的旗幟,已經是對天庭皇權赤裸裸的挑戰。在征討無果的情況下,玉帝依然沒有解決辦法,只能選擇招安這條路,封孫悟空齊天大聖。這個齊天大聖官職有多大?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和天平齊,和玉帝平級,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高。原文說“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在取經的路上,孫悟空見人就吹噓自己是齊天大聖,以他高傲的性格還拿這個職位來吹噓,可見一斑。玉帝就是用這樣的職位來妥協的。這次招安的性質,可不是第一次那樣合情合理了,而是完全暴露了玉帝的無力。玉帝要解決孫悟空很困難,自己有這個能力,可總不能自己親自下場吧。兩次招安,從側面反映了玉帝的無力。
玉帝無人可用。孫悟空知道弼馬溫官職太小,打下天庭。弼馬溫是玉帝親封官職,孫悟空直接棄官不坐的行為,無異於打了玉帝臉,玉帝可以無視你破壞地府,搶奪龍宮的行為,但決不能容忍這種打臉行為。所以有了對孫悟空的第一次討伐。第一次討伐是李靖請求出戰,“玉帝大喜,即封托塔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哪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大神,即刻興師下界。”結果巨靈神戰敗,哪吒被打傷,李靖直接撤兵。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後玉帝再次派兵討伐,。
這次征討看似聲勢浩大,其實還是李靖和哪吒帶領,增加的這些神仙,除了壯聲勢之外,根本拿孫悟空沒辦法。
第一次討伐就被打敗了,玉帝為何還要讓他們兩個去?難道李靖和哪吒是玉帝親信?他們二人不僅不是玉帝親信,還和佛派關係密切。在八十三回中,對他們二人的身份有詳細說明。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後,魂魄被如來救了,並以佛為父。哪吒找李靖報仇,佛祖給了李靖一座玲瓏剔透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塔上層層有佛,這才化解他們之間的仇恨。李靖的“大小兒名金吒,侍奉如來,做前部護法。二小兒名木叉,在南海隨觀世音做徒弟。”都和佛派有聯絡並且關係匪淺,玉帝又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他們?原因只有一個,玉帝手下無人可用,只能用李靖和哪吒。後來在觀音推薦下,啟用和自己有隔閡的二郎神,更是反映了玉帝無人可用。(請如來佛祖最主要的不是無人可用才請他來,請如來還有別的深層意思)。
玉帝有四帝輔助,鎮守北天門的是真武蕩魔天尊,玉帝怎麼會沒人可用呢?玉帝又為何不調他們對付孫悟空呢?
真武說的上界無有旨意,上界指的是誰?也許你要說是玉帝。如果是玉帝,他為何不說沒有玉帝旨意,而後面說的又恐玉帝見罪?這個上界並不是玉帝。那是誰?真武前面說的剪伐天下妖邪,是奉玉帝敕旨,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是奉元始天尊符召。這個上界就是元始天尊。這段話真武說的非常巧妙,他的意思是:“我當年聽從玉帝旨意,剪伐天下妖邪,後來法力強大了,我就聽元始天尊的了,現在沒有元始天尊的旨意我不能動。”最後還不忘給玉帝摔個鍋。“假若法遣眾神,又恐玉帝見罪。”以真武的實力,現在都只聽元始天尊的旨意,身為四帝還會聽玉帝調遣?
兩次失敗的蟠桃會。孫悟空攪亂的蟠桃會大家都知道,孫悟空因此被壓五行山下600多年。作為玉帝自己舉辦的盛會,被孫悟空搗亂卻無可奈何,最後也是簡單處罰就不了了之。在孫悟空鬧完蟠桃會後,依然是被人搗亂,玉帝依然束手無策。這段是透過小妖之口說了當時的情況。在第七十四回中小鑽風說“因那年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邀請諸仙,他不曾具柬來請,我大王意欲爭天,被玉皇差十萬天兵來降我大王,是我大王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用力吞將去,唬得眾天兵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故此是一口曾吞十萬兵。”玉帝的蟠桃會被獅子精堵到家門,嚇得十萬天兵不敢出門,而獅子精呢?從後文可以看出來,獅子精沒有受到任何懲罰,而且此事還成了自己吹噓的資本。孫悟空鬧蟠桃會,可以看做玉帝看管不利,給了他可乘之機。獅子精這次,直接被堵到家門口,卻依然無力解決。
從種種跡象看來,玉帝雖然地位高,但遇到問題時他無人可用,更無力處理,都表明他的權利被架空,手中並無實權。
除此之外,玉帝在整本書中存在感也極低,基本就是別人提意見,他同意就可以。雖然他不是整本書的主角,但是作為天庭的主要領導者,這麼沒有存在感也是不尋常。在86版西遊記中,甚至將玉帝設計成,被孫悟空嚇的鑽桌子底的慫包形象。和老君一樣,在西遊記世界中,能打壓玉帝架空他權利的,除了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沒有誰了。
玉帝的權利被架空,可能並不是兩位天尊故意所為,而是天庭的體制導致。三清的話語權在玉帝之上,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就會出現一些和三清走的近的神仙,跨過玉帝直接和三清接觸,久而久之,必然導致玉帝的權利流失,一點點被架空。
除了天庭本身體制問題外,道派在幾萬年的發展中沒有敵對勢力,也是造成玉帝權利被架空的原因。道派一家獨大的局面,沒有什麼事可以讓玉帝處理。
這就導致了,小事無需玉帝處理,大事都越過玉帝直接找兩位天尊處理,所以才形成了西遊記中玉帝形象的主要特徵,別人提意見,自己透過就可以,逐漸玉帝的位置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所以祝守一覺得當中真的趣味多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