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都是系統出品。
每次出任務前,畢方都會習慣性的看一眼系統商店更新了沒,瞧瞧有沒有什麼好東西。
結果不看不要緊,這次一看,商店裡面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刀具,濃厚的殺伐氣幾乎要溢位來了。
以前可是各種護具,鞋子,褲子混雜著一兩把匕首,攻擊性哪有現在這麼高。
這也讓畢方大致知道了這次冒險的主要方向,但他並不畏懼,相反,甚至有些躍躍欲試。
實際上,電影中的巨蟒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至少是可以被冷兵器斬殺的,電影中曾有多個片段證明這一點。
一是在野人部落中,有頭被冷兵器插滿的死亡巨蟒。
二是當一頭巨蟒順著巖洞追擊科技小子時,被在洞外的黑美人把握好時機,一刀剁了腦袋。
後者有些不可思議,畢竟是女性,而且還是一刀梟首,即便是幸運的沒有卡到任何骨頭,剛好從縫隙之中劃過,也顯得有些離譜。
當然,也可能真的是運氣爆棚,就像人在特定條件下,同樣能被紙張邊緣割傷一下。
不過畢方還是主要將第一個例子當做最真實的情況對比,免得到時候出了差錯,因此在仔細挑選後,他選擇了數把匕首,還有一把砍刀和一把緬刀。
商店裡不是沒有其他更大更長的刀具,但考慮到雨林環境的複雜性和狹小性,這兩把中等大小的刀具就足夠了,太大反而不方便,並且影響靈活性。
每一個地方的特有刀具,都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
緬刀這種東南亞特色刀無疑更適合雨林作戰,相反華夏的唐刀之類大開大合,在雨林中就有些施展不開。
緬刀雖然總長有一米,但它刀柄長,適合雙手持握增傷,彎曲的弧度也更適合噼砍。
至於砍刀就更不用說了,對付灌木橫生的地形很有用。
在房間中揮舞了一陣緬刀與砍刀,還有其餘幾把匕首,畢方收刀入鞘,卻沒有再放進包裡,而是按照順序,開始逐漸裝備在身上。
小腿兩側各放一把匕首,其次是大腿兩側,後腰插入捕鯨叉,總共五把匕首,隨時都能抽出使用。
砍刀與緬刀暫時擱置,現在並沒有深入雨林,還在河面上行駛,沒有進入到叢林之中,用不著它們,帶在身上太惹眼了。
一個惹眼的人往往容易被孤立和懷疑,這不是畢方想看到的。
可以的話,他還是希望大家可以和和氣氣的。
夜晚。
眾人圍坐在船頭,在黃色燈光下,被江風吹拂著,享受著暴風雨前的靜謐。
船醫本·道格拉斯給眾人分配他親手製作的晚餐,其餘人都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