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哼銘> 第516章 可以一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6章 可以一起 (3 / 4)

此類事情在後世當然屢見不鮮,但是在大明,他可沒有提出類似的方案。

應當是那些官員們,很好的結合此前的例子和自己的思考,最後設計出的方案。

這兩個方案,比戶部好得多。

不過,也不能說是戶部人們不用心。

畢竟兩部的出發點不同,一個是要控制成本,另一個則是要最大限度保證方案的可行性。

“工部不可能只有一個方案吧。”方書安想了想,說到。

這個雖然比戶部的都好,但是也不是十全十美,根據鐵路盈利後的估值,聽上去雖然很合理。

但是中間有個問題,那就是鐵路修好到正式盈利中間,還有不少時間,那個過程中的經費從何而來。

難道是隻靠著戶部撥款?

那麼這個過程產生的費用和附加值該怎麼計算?

再有,等到盈利之後,溢價肯定會提高,修鐵路本身就消耗巨量的資金,等到有溢價之後,價格將更加可怕。

雖說是要分期回購,但是按照開始回購的年份計算,還是說按照每年的升值計算?

無論怎麼看,都會增加戶部的成本。

並且,在回購過程中,如果因為利潤的增加,參與投資的商人們要求提高價格,又是一個說不清的事情。

所以啊,看上去是個好方案,但是未來的不確定性太多。

可能別人意識不到,方書安就很清楚。

在世界鐵路歷史上,什麼樣的修建方案沒有提出來過?

不說別的,就是在米利堅,基本上就將人類能琢磨出來的資金來源弄了個遍。

最後麼,不少事情都是一地雞毛。

在鐵路大發展時期,修了不少不賺錢的專案,而這些,不但拖垮了不少公司,也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現在大明,還不存在重複建設形成的資金浪費,但是麼該是要沒考慮可能發生的爭執。

“工部的第二個方案,操作就更加簡便,就是發行鐵路國債,不過期限會長一些,起步是五年,甚至還有十年期。”

國債建鐵路,現在看來是出錯最小的方案了,反正買鐵路債的人有利息收,還有大明背書,也不存在此前提到過的各種問題。

方書安沒有反對意見,朱由校便繼續說道,“不過啊,別人也是有些擔心。比如他們爭論的焦點便是,五年期太長,更不要說十年期,人們會擔心自己的錢財……”

方書安一笑置之。

“期限長怎麼了,將利率提高些就是,只要有利益在,看看有人麼,另外,此番可以將認購金額分拆的更少,以前是以千兩為單位,這次可以降低認購額度,以十兩或者是五十兩為起步。”

“十兩?那會不會太零碎?”朱由校疑問道,他不明白,為何方書安會提出來十兩這樣的單位。

“此前的國債,目標都是有錢人,其實你也知道,他們錢生錢的本事更多。以前選擇窖藏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找到更好的投資方案。

自從國債和幾大商戶都提出來融資方案以後,大戶人家對投資的事情一點也不排斥了,要不然,也不會存在糧食跌價,農田也會跌價的情形。要知道,此前根本不可能有類似的情況出現!”

自從發行戰爭國債以後,戶部為每次收購優質資產,都會發行對應的債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