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起義不是那麼好弄得,縱觀歷史幾千年,農民起義怎麼也有無數回了吧,可是成事的呢?寥寥無幾。
玉米點的早,紅薯苗也育的早,玉米估計七月底就能收了,紅薯八月中旬也能收獲。能早點收糧食就好,大家都餓了好久,就等著糧食收了,吃口飽飯。
劉家也有兩件喜事,大房的永富媳婦鄧寶妹和三房的永金媳婦文娘都有孩子了,不只是劉家人高興,她們孃家人也高興。
因為無主的田地多,這幾家子就留下來了,劉家搭了一把手,幫著重新搭了幾間茅草屋,用牛耕了幾畝地,把日子安生下來了。
幾個月的時間也足夠劉芳弄清楚現在縣城是什麼情況了,有野心的人不在少數,附近的幾個縣城都被流民佔了,是一個叫田大力領導的起義軍佔領的,這幾個縣城都是他的勢力範圍。
他成功複制了太、祖當年的策略,走一路殺一路大戶,目前來看挺成功的,地盤擴大了近一倍。
可能是多個地方都有起義,他們這裡不顯眼,所以並沒有第一時間清理,任著它擴大。地盤是大了,可是經濟卻很蕭條。商戶都死的死,逃的逃,說實話,對劉芳這種老百姓來說,這不是件好事。
景縣這邊沒有産鹽的地方,郡城也沒有,必須得從別的地方運過來,這個所謂的藍巾軍殺商戶殺的這樣痛快,怕是沒有多少商人願意過來了,而人沒有鹽是不行的,還得想法子屯點鹽啊!
“娘,我們家還有多少鹽啊!”看一下儲量,再做打算。
李春華有點意外,問這個幹嘛,“咱家的鹽還夠吃幾個月呢,足足還有十斤。”原來只有十斤啊,有點少,屯鹽勢在必行。
“娘,您昨天進城,看見糧油鋪子開了嗎?”
“沒有啊,城裡那些大戶都沒啥人了,這一時半會兒還買不著糧。乖女,咱家還有糧食,不著急這一時半會兒。”李春華以為閨女是擔心沒糧食了,出言安慰道。
“娘,不是這個。我是說這個藍巾軍殺了那麼多商戶,商人都不來咱這,要是幾個月後還不來,咱家可就沒鹽吃了。”這時候多考慮一點,比以後沒了鹽再打算要好。
李春華想了想,是這個理,朝廷也不可能就這樣看著藍巾軍厲害吧!以後的事沒準還多著呢。
“閨女,這事你別擔心,待會兒等你大哥他們回來,我同他們商量商量。”她娘引起重視就好,劉芳也不再盯著了。
晚飯後,劉家的男人聽完李春華的話,都崇拜的看著他們娘奶,真的是太聰明瞭,能怎麼辦,跟著聰明人走唄。
頭天的商量結果就是第二天一大早,劉家族人中有三十多個青壯跟著一個族老趕著牛車朝郡城的方向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要回老家幾天,需要斷更三四天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