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大唐稱心> 第一百七十一章 奪命書生老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一章 奪命書生老劉 (3 / 4)

另外,我們也不弱,只要秣馬厲兵,趁其不備搞個偷襲,必然能夠大獲全勝,安定軍心。

取得初步勝利之後,我們再分兵佔據險要,上報朝廷。朝廷必然會繼續增兵救援,百濟就可平定。

第三步,嚇唬逃跑派。咱們現在居於亂賊之中,又能往哪裡跑,萬一逃跑路上出現意外,不僅死得窩囊,還成了歷史的罪人,誰能擔起這個責任?

總之就是一句話,大家不能跑,堅守還有希望,跑了就是王八蛋。

你還別說,這通忽悠的話講吓來,效果是相當的明顯,不僅穩定住了軍心,還替老天爺寫好了劇本。

百濟王扶余豐和大將鬼室福信看到唐軍爬窩不動了,小人得志的嘴臉立刻展現了出來。

不知道這倆人中的哪一位想了一個餿主意,賤兮兮給劉仁軌派去了一名使者,極其囂張的說:“親愛的大使們,你們什麼時候回國啊,我們好派人送你們回去!”

面對這種赤裸裸的挑釁,劉仁軌頓時心生一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不僅沒有發怒,還好好的拍了一下這個使者的馬屁,表示唐軍馬上就撤,希望到時候百濟王能夠手下留情,自己回到唐朝以後,肯定會替百濟王美言幾句,並且保證再也不會打百濟的主意。

該使者也是一根筋,被大唐的高階將領這麼一拍,自然是相當的受用,於是就屁顛屁顛的回去吹牛皮去了。

但他沒有注意的是,就在他離開的同時,一支由數千人組成的敢死隊,已經在悄悄集結。

百濟如此輕敵,此時不偷襲,更待何時。

當天深夜,這支敢死隊吃飽喝足之後,人銜草,馬銜枚悄悄地溜出了城去。

一直溜到了百濟軍的軍營附近,這群粗心大意的百濟軍竟然還沒有發現。於是,唐軍一聲令下,衝進了敵營,一邊放火、一邊砍人,左衝右突,猶入無人之境。

正在做著春秋大夢的扶余豐和鬼室福信,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撒開丫子就往後飆。一直跑到了地勢險要的真峴城才算完事。

但是,還沒等他們喘上幾口大氣,唐軍就又追了上來,幾天之後劉仁軌帶著一群新羅兵又搞了一次偷襲,順利地拿下了真峴城,並佔據了周圍的險要之地,打通了新羅通往泗沘城的糧道。

扶余豐和鬼室福信只好接著跑,這次一直跑到了距離泗沘城大概200裡的周留城,才停了下來。

初步開啟局面之後,李治又命令右威衛將軍孫仁師為熊津道行軍總管,率領7000精兵,再一次殺向了百濟。

而就在等待援軍的過程當中,百濟按照失敗一次,就出現一次內亂的歷史規律,又一次爆發了內亂。

扶余豐和鬼室福信果然如劉仁軌所料,早就看對方不順眼了,只是勝利掩蓋了內部矛盾而已。這一次失敗之後,倆人就徹底的鬧掰了,扶余豐先下手為強,把鬼室福信殘忍地剁成了肉醬。

但是殺人一時爽,用人沒有人。和尚道琛死了,鬼室福信死了,擁護自己的人全死了。另一個能打的黑齒常之看見老闆這麼殘忍,自然也不敢往前湊熱鬧。萬般無奈之下,扶余豐終於想到了東瀛。

公元663年8月,東瀛派出了多名兵士,戰艦1000多艘,浩浩蕩蕩地駛向了百濟。可以說華夏和倭寇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戰爭,由此拉開了序幕。

聽說東瀛援軍來了之後,劉仁軌並沒有在意。因為在接下來的軍事會議上,他竟然就沒有提到這件事。

當時百濟叛軍手裡還有兩座堅城。

一座是周留城,扶余豐和他的高階將領家屬們,都住在這裡。

一座是加林城,控制著水陸要道,是唐軍從泗沘城進入黃海的必經之路。

在攻打哪一座城池的時候,各位將領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大部分將領認為應該首先攻打加林城,拿下加林城周留城就是甕中之鱉,想什麼時候攻打就什麼時候攻打。

但劉仁軌又一次提成了反對意見,在他看來加林城地勢險要、守衛堅固,如果硬攻勢必造成大量傷亡,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攻克。

相反,周留城雖然位置並不重要,但卻是敵巢。如果攻克周留城,百濟勢必軍心大亂,其它各城自然不戰而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