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關東糧王> 第二四九章 激昂演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四九章 激昂演講 (2 / 2)

鄭慶義看到同學老師對自己的講話,回應非常熱烈,他高興起來,於是又說:“剛才校長說到我吃苦受累的事,同學們,不光是我,從咱這嘎噠出去上關東的人都這樣。剛才校長講到給掌櫃的端屎倒尿,同學們都笑了。這不是說笑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兒,回去問問你們爹媽,上關東的人誰沒幹過?沒有吃得苦中苦,難得甜中甜。同學們關東的金子有的是,可沒有文化是撿不著的。你們長大也可能上關東,也可能進我的義和順,有一條你們要記住:不吃苦中苦,難做人上人!做買賣只是謀生的一個手段,賺錢會給你增添樂趣,標誌著你成功了。但是,更重要的是這一過程,對做買賣這一過程的樂趣。有了樂趣,你們會堅持的更長久,絕不能像有些人那樣,‘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我堅信,你們當中一定會有超過我的,這是我的期待。”

鄭慶義說到這想起馬龍潭說的話,也得說點文詞,於是又說:“現在國人提倡教育救國,興學的目的在於育人,在於激勵學人前進。先生們要做到育人為本,嚴謹辦學;學生們做到刻苦進取,學有所成。同學們,你們要珍惜這個機會,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精勤求學,報效國家。”

說到這兒,鄭慶義左手用力一揮,結束了講話。隨之掌聲又響起來,比剛才更加熱烈。

回到校長室,校長熱烈地說:“校董,你說的太好,這無疑是給同學們上了一堂課,實際又實在,很振奮人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鄭慶義感慨地說:“這都是長者的教誨,我個人這麼多年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只希望他們能學得好點,可能會比我少走一些彎路。”

嘮一會兒後,鄭慶義就告辭了。出了校門,他又在莊子裡轉悠轉悠,先到幾個長輩家瞧瞧,又到自家的老宅子裡看看。他抬頭看看院子當中的那棵大樹,幾十年過去,已經蔽日遮天了,他抬起左手,拍了拍大樹幹,一股激情油然而生,十六歲離開了這裡,上關東啥苦沒吃過?啥累沒捱過?畢竟都挺過來了。無論是給人當夥計,吃勞金,還是自個兒開買賣,磕磕碰碰是常有的,買賣上是一帆風順。現在遇到了難處,難道真的就此趴下嗎?離開這裡就沒想到還要回來。今天,我到這個起點來了,我還要從這個起點出發。想著想著鄭慶義忽地又揚起左手,用力一揮,吼到:“不能!絕不能!今天就算我重新再走上關東的路,重新開始我的買賣生活!”

半個月後,鄭慶義接到陳士中的來信,信內容讓他有點困惑不解。

翰臣臺鑒:

敬呈者,遠承下問,粗述鄙見,獲悉一事,令人痛心。是兄之過,還望見諒。現已知之,長盛魁者,上個帳期就已耗虧。為搶購貨,轉求朝鮮銀行借款。然進貨後,著實難賣,積壓在庫,週轉不靈。借款到期,朝鮮銀行緊逼還錢。該鋪東家不出救市。掌櫃無法,只好低出,籌錢還款。然,站內商號,無力幫忙,唯恐避之不及。固,轉求於吾,再降一成,許高一成回購。吾見裡外兩成利圖,方鼓動於你買之。如此便宜,令吾心動,欣然接貨。豈知,還完借款,先行關門,令吾汗顏。現數十萬,積壓在庫,幾經折價,無人問津。各個鋪子,莫不如此。時候教言。

順致

盈祺

陳士中敬上

民國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鄭慶義看完這封信,輕輕嘆了一口氣,眼前是一片迷惘,自語道:“不買長盛魁的貨,到還可以隔岸觀火;買了長盛魁的貨卻引火燒身吶。”

鄭慶義那裡會知道更廣範圍的經濟危機,也不是誰能控制得了的。日本人佔據南滿鐵路,一直都進行獨吞東北的活動,一方面尋找聽話的代理人,一方面不斷地掠奪資源。張作霖不聽話,就被謀殺。東北當局,只要同日本人合作,聽日本人的話,金融穩定,經濟秩序正常,各個商號借東北天然優勢,就能得以發展,商人就能實現發財的夢想。一不聽話,金融紊亂,奉票貶值,經濟秩序異常,各商號難以維持,就會紛紛破產倒閉。在各種苛捐雜稅下受苦受難的始終是老百姓。一九二九年當年,奉票發行額為15.3億元,軍政欠款為14.8億元。花了這麼多軍費,東北軍與蘇聯仗還是以慘敗而告終。年底,張學良和蘇聯簽訂《中蘇伯力會議草約》。中東鐵路恢復中蘇合辦,轉過年一月,中東路恢復通車,轉了一大圈,損兵又折將回到原點。另人可笑的是,伯力協定被南京政府認為喪權辱國。又改派莫德惠與蘇聯交涉。張學良真是大伯子背兄弟媳婦過河,費力不討好。

他個人的喜好,付出的是老百姓的代價。最吃虧的是老百姓。不但飽嘗戰爭之苦,奉票毛荒,老百姓手裡的奉票就象廢紙,買不了什麼東西。同時,購買力下降,導致商號難以立足。首當其衝的是那些負債經營的商號,商品難賣,積壓在庫。造成資金短缺。

窮兵黷武,必然帶來經濟上的衰落。這種毫無著落的軍費開支,最終都轉嫁到人民的頭上,各種苛捐雜稅層出不窮,凡能立上名目的都要收稅,什麼結婚上學畢業都要納稅。如填一張中等學校入學志願書需要納稅四角,領取一張專門學校以上畢業證書要納稅五角。這還不算,又增設籌濟總局,鼓勵種植鴉片,僅此一項年徵收煙捐達一千三百萬元。不僅如此,一方面向日本財團借款,發行公債強制認購,一方面印刷大量不兌換的奉票,用以購買財物。導致奉票連年貶值。一九二o奉票對日本金票為一比一;一九二六年為三點五九比一;一九二七年為九點五七比一;一九二八年為二十五比一;到一九二九年這年已達五十六點八三比一。在這種情況下,手裡存有奉票的商號、農戶都紛紛倒閉破產。“金貴銀賤,錢法奇緊”,人民生活難以為繼。

喜歡關東糧王請大家收藏:()關東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