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山發現紅薯這件事,除了江舟的兵之外,便只有裴杼身邊的幾個親信知曉,回到幽州後,沈瓔跟鄭興成也從裴杼口中聽說了。
裴杼還拉著他倆叮囑了一通,讓他們日後不要說漏了嘴,尤其是鄭興成那邊,裴杼多交代了一句:“今兒衙門動靜挺大,瞞不過張如勝,張如勝這人雖然沒什麼壞心眼兒,但略有些憨傻,鄭大人回頭還得再敲打他一下,讓他閉緊嘴巴。”
鄭興成連連點頭:“大人放心,有我在,張如勝什麼都不會說。”
這玩意兒若是真如裴大人說的那麼好,鄭興成才捨不得叫旁人知曉呢。別說朝廷那幫人了,就是幽州其他縣的人,鄭興成都捨不得分享。他天生就比別人小氣,好東西務必得自己留著才行。
說句老實話,跟永寧縣百姓分享,鄭興成都還覺得十分勉強。
紅薯收上來之後,裴杼心便放下去一半兒了,這才有精力去安排這三萬的閑兵。
這群人在裴杼看來就是個吃閑飯的,光拿俸祿不幹事,若不是他們拿的是朝廷的俸祿,不是幽州的,裴杼早就讓他們從哪兒來的滾哪兒去了。
先前他也召過管理軍營的將軍進前問話,談話中無意發現,那位將軍還是個刺兒頭,幽州最大的刺兒頭竟然在不幹人事的軍營中!
他們哪裡來的臉?
這麼多年,幽州士兵從未支援過永寧縣,廢成這樣一般人只會羞愧難當,可他們竟然還覺得自己一直在保家衛國,是有功之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裴杼願意將這些人送給江舟使喚,也是想看看江舟能不能給這些人一點教訓吃吃。不管怎麼說,也不能一直留在城裡,去永寧縣郊外建設軍屯吧,好歹還能自食其力。
只是遷居永寧縣這事兒剛提出,便遭到了軍隊內部的劇烈反抗。
他們一直守在幽州,為何裴太守一上位便要將他們調走?永寧縣再好能比得上幽州富庶嗎?他們不同意!裴太守這是在胡作非為!
裴杼直接被他們氣笑了,不幹事兒的人還有膽子跟他叫板?真以為他這個太守是個擺設啊。
裴杼叫來江舟,帶上會吵架的鄭興成,直接殺到北大營,決定好好會一會他們。今兒若是不把他們罵個狗血淋頭,他就不姓裴!
而留守在州衙的沈瓔很快得知了另一個訊息——永寧縣縣令已經定了,正是裴杼先前唸叨過的燕王府小公子,齊鳴。
怎麼偏偏是他?
江舟不在,沈瓔心事重重地叫來王綽,甚至連華觀複也一併請過來了,將此事說與二人聽。
“我隨父親久居西北,即便參加過幾回宮宴,卻也只跟後妃混了個眼熟,從未見過這位小公子,不知二位可與他見過面?”
華觀複搖了搖頭:“他想必是沒見過我。”
華觀複雖然在文人圈中久負盛名,但這位明顯是個紈絝子弟,壓根沒進國子監讀過書,更不會認識自己。
二人看向王綽。
王綽輕輕按壓眉心,很不幸:“我同他,倒是見過幾回。”
齊鳴受寵,常隨父親燕王進宮拜見,王綽身為太傅,難免會與二人碰到。
華觀複面露難色:“那你要不離他遠些,一旦被他看到,事情就不好收場了。”
王綽卻不贊成:“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罷了,我自有應對之策。”
齊鳴不愛讀書,腦子也不大好使,但恰恰就是因為他腦子不好使,才更好利用,王綽甚至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
這位可是燕王府最為受寵的小公子,若是處理得當,哪怕他什麼都不用做,也會成為裴大人的助力。受寵且出身燕王府,便是這位小公子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