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把口袋縫在衣裳外面,不縫在裡邊?”
“喏,衣裳裡面也縫了口袋的,但是外邊也得縫。”
穿針引線的姑娘把手上的針線放下,將衣服披在身上給秦源幾人演示:
“西北冬日天冷,將士們外邊又套著盔甲,伸手進衣服內拿東西很不方便。有些常用的東西就可以放在衣服外邊的口袋。好不好看是次要,實用才是最重要的。”
秦源拿手比劃了一下,那口袋有成年男子手掌那麼大,足夠放些小物件,而且手冷的時候還可以把手塞進去捂著。
與此同時,秦嘯也在問另一個長工:
“為何褲子上縫了褲帶還要縫釦子?”
長工答道:“這是陸娘子教的,釦子和釦眼可以調整腰圍大小,而且褲帶要是斷了,還有釦子撐著。”
秦源聽了長工的解釋由衷誇讚:“陸娘子心思細密。”
秦嘯則連連稱好,不禁回憶起以前。
想當初他剛入伍打仗的時候,有一回被敵人砍斷了褲帶,褲子掉了。
他想提褲子,可是手又受傷了,一時使不上勁。
最後身邊的一個好兄弟幫他一路提溜著褲腰走回營地去。
秦嘯打贏了仗,但是丟了臉。
當時被身邊的好兄弟拿這件事笑了好久, 秦嘯到現在想起都覺得老臉一紅。
不過那兄弟跟他很肯定地保證過了,絕不會把這件說出去,只會爛在肚子裡。
戰場上互相救過命的好兄弟,這點還是信得過。
秦嘯正向陸春娘投去欣賞的目光,接著就聽見陸春娘說:
“大人謬讚了,其實這不是我的主意,是我們村裡大栓叔說的。”
“我們村大栓叔年輕的時候從過軍,給我們布坊提了好多建議。他說他以前打仗時,營隊裡有個兄弟打仗打掉了褲子,打完勝仗一路提著褲子回去。所以他建議我們可得多縫兩個釦子。”
將士們打仗的確艱辛,但這個事也實在讓人捧腹。
在場的人聽了都笑,連秦源和顧刺史都沒忍住。
笑聲一片,和樂融融。
只有僵著臉的秦嘯不笑。